南雄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南雄老街150元的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5:49:20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抹昏黄里的烟火气

南雄的老街巷子总是湿漉漉的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骑楼墙皮有些斑驳,露出里面深色的砖块。我就是在这样一条巷子里,第一次听说“150块钱的爱情”。

巷子口修鞋的老陈头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手里的锥子扎进鞋底又穿出来,麻绳拉得滋滋响。“你说那个啊,”他头也不抬,“不就是阿珍婆和她家老头子嘛,在这巷子尾住了四十年喽。”他把锥子往鞋跟一插,指了指巷子深处:“年轻时老头子穷,结婚时就花了150块,摆了叁桌酒。现在可好,天天为买贵了两毛钱的青菜拌嘴,转头又一起蹲在门口择豆角。”

顺着老陈头指的方向往里走,巷子越来越窄,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几乎要碰到对面人家的窗台。一股酱油烧肉的香味不知从谁家飘出来,混着老房子里特有的霉味,竟有种说不出的妥帖。

一百五十元与四十年

阿珍婆正在自家小店门口剥花生,听说我想听听她和老伴的故事,她笑得眼睛眯成两条缝:“那时候的150块钱,是他攒了大半年的工资呢。”她手上的动作没停,花生米落进搪瓷碗里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“买了个暖水壶,一对枕巾,还有件红底白点的确良衬衫。”她掰着手指头数,像是数着四十年前的宝贝,“剩下的钱,请亲戚吃了顿饭,就这么简单。”小店货架上摆着油盐酱醋,价格都用白色粉笔写在木板上。她说现在随便买件衣服都不止150,可那时候,这笔钱就是一个家的开始。

正说着,她老伴提着菜篮子回来了,听见我们在说150块钱的事,嘟囔了一句:“陈芝麻烂谷子的事,有啥好说的。”可转身从篮子里掏出个纸包:“喏,刚出锅的炸酥角,你爱吃的。”阿珍婆接过还温热的酥角,掰了一半递回去,两人就坐在店门口的小凳子上吃起来。

我突然明白了,这南雄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从来不是对于数字,而是对于选择。选择了这个人,就选择了在这条巷子里,过这种细水长流的日子。南雄老街150元的情缘,听起来像个传说,可它就藏在每天清晨一起逛的菜市场,藏在为对方留的那碗热汤里。

巷子深处的老榕树下,几个老人正在下象棋。我听见其中一个说:“将!”另一个慢悠悠地回应:“急什么,都下了几十年了,还差这一步?”是啊,几十年了,从150块钱开始的日子,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。

离开巷子时,天已经擦黑,家家户户亮起灯。那些昏黄的灯光下,是多少个像阿珍婆和她老伴这样的故事?南雄老街150元的情缘,或许在旁人听来不可思议,可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,不过是选择了,就认定了,然后一天一天地把日子过成了现在的模样。

巷子口,老陈头正在收摊,他把修鞋的工具一件一件放进木箱里,动作慢条斯理。我问他要不要帮忙,他摆摆手:“习惯了,四十年都这么收的。”是啊,习惯了——这大概是对那段从150块钱开始的爱情最好的注解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