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墨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附近是否还有两百元的爱情
那天路过即墨老城区,胡同口晒太阳的大爷突然问我:"小伙子,现在这世道,两百块钱还能找到真心吗?"我愣在原地,竟不知如何回答。
巷子深处飘来韭菜盒子的香味,几个打工模样的年轻人蹲在路边吃盒饭。穿粉色连衣裙的姑娘把唯一的小板凳让给同伴,自己站着扒拉米饭。他们分喝一瓶矿泉水时,那双笑成月牙的眼睛,突然让我想起表哥的婚事。
城中村里的两张电影票
表哥在即墨服装市场扛包时认识了表嫂。两人第一次约会,表嫂抢着用皱巴巴的钞票买了电影票。后来才知道,那是她叁天的饭钱。现在他们开了家包子铺,每天凌晨叁点起床和面,表嫂总在蒸笼腾起的热气里,给表哥擦汗。
菜市场卖豆腐的夫妻更绝。大姐悄悄告诉我,当年姐夫追求她的时候,每天收摊前都来买最后两块豆腐。" "剩豆腐不好卖吧?" "他每次都按原价给,后来才知道是故意绕远路来的。"大姐边说边往姐夫兜里塞煮鸡蛋,那男人推着豆腐车走远时,后背的汗渍像幅地图。
不过快递站小刘的经历倒是给我泼了冷水。他上个月网恋被骗了叁百块,对方收钱后就消失了。小刘蹲在快递堆里苦笑:"哥,你说现在这二百块钱的爱情,是不是就像中彩票?"
台东夜市摆摊的赵姐说话更犀利:"啥二百块爱情?二百块连件像样衣服都买不着!但要是两颗心贴在一块儿,二十块钱的麻辣烫也能吃出满汉全席的味儿。"她扯了扯身上起球的毛衣,那是丈夫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。
建筑工地的夫妻宿舍总能看见这样的画面:女人把风扇转向男人那边,男人把绿豆汤里的红枣舀给女人。这些瞬间不需要转账记录,不需要贵重礼物,却在某个角落真实地发生着。
或许问题不该是" 即墨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 ",而是我们是否还相信,在手机支付秒到账的时代,仍有东西比转账数字更珍贵。就像老街修补搪瓷盆的手艺人,他妻子每天准时送来铝饭盒,三十年来饭盒磕碰得坑坑洼洼,却从没漏过一滴汤。
黄昏时分我又遇见那位大爷,他正给老伴揉膝盖。石桌上老式收音机咿呀唱着吕剧,老太太把掰开的柿子分他一半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长到能覆盖所有对于爱情的疑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