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100元小胡同,林州小巷百元游
提起林州,很多人会想到红旗渠,想到太行大峡谷。可我这次去,却偏偏对那些名气不大的小胡同着了迷。朋友听说我的计划,直摇头,说现在哪还有啥真味道的小巷子。我偏不信这个邪,揣上一百块钱,心想,就看看这一张红票子,能在那些弯弯绕绕的林州100元小胡同里,买到多少有意思的体验。
走进第一条巷子,一股面香就拽住了我的脚。那是一家藏在巷子最深处的烧饼铺,连个正经招牌都没有。炉子支在门口,老师傅正把一个个面团贴进炭火炉里,动作不紧不慢。我花两块钱买了一个刚出炉的,哎呦,那叫一个酥脆!芝麻香混着面香,烫得我直对手吹气,可嘴里又舍不得停。靠在斑驳的墙边,看着偶尔走过的老街坊和老师傅打招呼,忽然觉得,这滋味,比大饭店里的点心实在。
顺着青石板路往里走,阳光被两边的屋檐切成窄窄的一条。巷子窄的地方,对面二楼的人家仿佛一伸手就能够着。我看见一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槛上摘豆角,旁边趴着一只懒洋洋的猫。我冲她笑了笑,她也回我一个满是皱纹的笑脸。这种感觉,和走在宽阔的旅游街上完全两样,这里的时间,好像是黏稠的,流动得特别慢。
要说这林州小巷百元游的精髓,还得是吃。我早就打听好了,这种地方,才能找到最地道的“粉浆饭”。找了一家坐满了本地人的小店,老板娘热情地招呼我坐下。一碗浓稠的粉浆饭端上来,配上点小咸菜,才五块钱。吃起来有点酸酸的,很开胃,据说这还是以前穷人家的饭食,现在倒成了特色。你别说,这味道,初尝有点怪,越吃越上头。
午饭可不能就这么打发了。我又寻着一家做“林州烩菜”的小馆子。不大的店面,就四五张桌子。点了一份小份的,二十块钱,上来满满一大碗!里面有炸酥肉、假海参、皮渣,还有各种蔬菜,咕嘟咕嘟地炖在一起,汤汁浓郁,配着大米饭,吃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。这种实在和家常,是那些精致摆盘的菜肴比不了的。
吃饱喝足,继续我的胡同探险。钱还没花完呢。路过一个卖山货的小摊,老大爷面前摆着自家晒的山楂干、野菊花。花十块钱买了两包山楂干,想着回去泡水喝,助消化。又在一个小书店里,淘到了一本旧版的林州地方志,虽然旧,但才十五块,简直是捡到宝了。
走着走着,一拐弯,眼前豁然开朗,竟然走到了一条稍微宽阔些的老街。这里店铺多了些,有吱呀作响的剃头铺子,有传出叮叮当当响声的铁匠铺。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老师傅打铁,那飞溅的火星,和着有节奏的锤击声,仿佛把几十年的光阴都钉进了手里的铁器中。我又花了十块钱,在旁边的茶摊坐下,要了杯大碗茶,就这么看着人来人往。
天色渐晚,我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钱,嘿,刚好买了份炸糖糕,边走边吃,甜滋滋的,算是给今天的行程画上个圆满的句号。回头看看那些渐渐亮起灯火的小胡同,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充实。这一整天,从早到晚,吃、喝、逛、买,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回林州小巷百元游的乐趣。花的钱不多,收获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、带着烟火气的生活记忆。那些高大的风景固然壮丽,但这些贴地而行的小巷,才是真正能让心安静下来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