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大安男人偏爱的僻静小径
巷子里的烟火气
大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往往藏在繁华街道的背后。这些巷子不宽,刚好能容下两辆电动车错身而过。巷子两边的围墙不高,有些地方爬满了常青藤,有些墙角还留着孩子们用粉笔画的歪歪扭扭的小人。每天清晨六点半,老陈都会推着他的早餐车准时出现在巷口,蒸笼里冒出的白气裹着肉包子的香味,飘进每扇半开的窗户。
住在巷尾的老李穿着洗得发白的汗衫,慢悠悠地踱步过来。“老规矩?”老陈头也不抬地问。老李嗯了一声,接过塑料袋装的两个菜包和一杯豆浆。他们之间的话不多,但这份默契已经持续了十二年了。大安男人偏爱的僻静小径里,装着的就是这样的日常。
午后的棋局
下午两点,日头正烈。巷子中段那棵老槐树下,总会准时摆开两副象棋。退休的王老师和对门的老张已经在这杀了叁年棋,围观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,唯独他俩雷打不动。偶尔有年轻人好奇张望,王老师总会热情地招呼:“来一盘?”
其实下棋是其次,重要的是这个能让人喘口气的角落。老张的儿子上个月被公司裁员了,这件事他只在挪动“车”的时候,装作不经意地提过一句。王老师没多问,只是第二天特意带了罐新茶,说是儿子从杭州寄来的,非要分他一半。大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就是这样装着彼此的心事,却从不说破。
巷子口新开了家咖啡馆,装修得挺时髦。几个老邻居约着去尝过一次,回来后老李直摇头:“一杯拿铁要叁十五,够我吃一个礼拜的包子了。”话虽这么说,上周五下午,有人看见他偷偷坐在咖啡馆最靠里的位置,等着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女儿下班。这条大安男人偏爱的僻静小径,也在悄悄跟着时代变呢。
夜晚的灯光
晚上七点过后,巷子就彻底安静下来。只有几户人家的窗户还亮着灯,偶尔传来电视剧的对白声,或是小孩练琴的断断续续的音符。老李饭后习惯在巷子里散步消食,他说这条路走了几十年,闭着眼睛都知道哪里地砖松了,哪家阳台的茉莉花开得最好。
其实去年旧改时,他们这片巷子本来也在拆迁范围。消息传开后,几个老邻居破天荒地在老槐树下聊到深夜。最后还是老陈说了句实在话:“搬进高楼当然好,但哪里再找一个能让我摆摊,还能跟老哥们天天见面的地方?”
后来不知怎么运作的,这条巷子还真的保留了下来。只是大家心照不宣,谁也没再提这件事。就像老张说的,有些东西放在心里就好,说得太明白反而没意思了。大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就是这样——它不只是一条路,更像是个老朋友,见证着生活的细水长流。
昨晚路过巷口,看见老陈的儿子正帮着他收摊。年轻人动作麻利,却总被老陈嫌弃摆得不整齐。“爸,你这摊子该换新的了。”“你懂什么,这摊子比你还大两岁呢。”这样的对话,大概还会在这条大安男人偏爱的僻静小径里,继续很多年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