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首那里有站小巷的,石首那条有站的小巷
前几天和朋友闲聊,忽然就提起了石首那里有站小巷的这条老街。说真的,要不是他提起,我几乎要把这片地方给忘了。
在我的记忆里,石首那条有站的小巷,从来就不是什么旅游图上会标出来的地方。它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待在城市的某个角落,像是被飞速向前的时光不小心遗落在了后头。巷口那个小小的公交站台,油漆早就剥落了,几道铁锈顺着栏杆爬下来,反而让它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沉稳味道。
巷口的老站台
我印象最深的是巷子口的那个站台。它好像一直都在那儿,像个沉默的见证者。早晨,这里会热闹一阵子,买菜的、上班的、送孩子上学的,人影来去匆匆。可一过了八九点钟,人就稀少了,只剩下几位老人坐在站台的长椅上,慢悠悠地摇着蒲扇,聊着些家长里短。站台旁边有棵老槐树,枝叶茂密得能遮住大半边天,阳光只能从叶子的缝隙里漏下些斑斑点点的光影,在地上晃晃悠悠的。
你说奇怪不,现在城市里地铁四通八达,打车软件一点就应,可我还是会偶尔想起石首那里有站小巷的那个旧站台。它不像现在的公交站,只是个冷冰冰的上下车地点。它更像是一个小小的社区中心,承载着街坊邻居一天天的生活和交集。
沿着站台往里走,就是那条小巷了。路面是青石板铺的,年头久了,被磨得油光水滑,下雨天得格外小心,不然容易脚滑。两旁的墙壁也很有看头,这边一块苔藓,那边几道裂缝,都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巷子不深,但走进去,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外面马路的车水马龙,传到巷子里就只剩下一点模糊的背景音。你能听到的,是自行车骑过石板路发出的“哐当哐当”声,是某户人家里传来的炒菜声和隐约的饭菜香,是老人们下棋时棋子的落子声。这种声音,让人心里觉得特别踏实。
我记得巷子中段有家理发店,老师傅看上去得有七十多了,但手艺依旧利落。店里还是那种老式的理发椅,沉甸甸的,能转能躺。墙上贴着些八九十年代的发型海报,颜色都有些泛黄。来这里理发的多是些老街坊,一边理发一边和老师傅唠嗑,一坐就是大半个下午。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,现在可真是不多见了。
再往里走,能看到一些老式的木门,门上挂着竹帘。夏天从旁边经过,偶尔能瞥见屋里的天井,种着些花草,或者晾着几件衣裳。这种日常的景象,普普通通,却有着一种安稳人心的力量。石首那条有站的小巷,最动人的大概就是这份浓郁的、不曾被打扰的生活气息吧。
听说那片地方可能要改造了。这种消息传来传去有好几年了,也不知是真是假。城市总要发展,老东西的消失似乎不可避免。但我想,即使那些青石板、老站台有一天真的不在了,对于石首那里有站小巷的记忆,大概还会留在很多人的心里,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被悄然唤起,带着一丝淡淡的、温暖的惆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