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源品茶加惫工作室,凌源品茗交流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40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喝茶这事儿,咱们凌源人可有话聊了。前几天路过老城区,看见新开了家“凌源品茶加惫工作室”,门面不大,倒挺雅致。玻璃门上贴着水墨画的茶壶图案,里头飘出隐隐约约的茶香。我这好茶之人哪忍得住,推门就进去了。

店主是位戴黑框眼镜的年轻人,正给客人演示怎么温杯烫盏。他见我张望,笑着招呼:“咱们这儿是凌源品茗交流工作室,不卖茶叶,专教人喝茶的门道。”这话勾起我的兴趣——现在满大街都是茶叶店,专门教人品茶的还真少见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工作室里间摆着叁张茶桌,每张桌子都配着不同的茶具。最里头那桌围坐着四五个人,正传看着一只青瓷杯。店主说那是他们在办“闻香会”,每周末都有人带着自家好茶来分享。有个大姐举起杯子轻轻晃动,眯着眼看茶汤挂壁的模样,那专注劲儿,跟鉴赏古董似的。

我凑近看了看他们正在品的茶,汤色清亮,带着淡淡的兰花香气。边上穿格子衬衫的小伙子告诉我,这是本地茶山新采的秋茶,他们正在琢磨冲泡水温对香气的影响。说完递给我个小杯子:“您也试试?九十度水泡的。”抿了一口,确实比我自己在家随便泡的够味。

店主边整理茶罐边跟我说,现在很多人家里都备着好茶叶,但真正会品的人不多。他说有一次来个客人,带着两千多一斤的龙井,结果用保温杯闷着喝,“那不是暴殄天物嘛”。这话把我逗乐了,想起自己办公室那个泡着枸杞红茶的保温杯,突然觉得有点对不起家里那罐朋友送的正山小种。

茶桌上的新发现

在工作室待了个把小时,我发现来这儿的人挺杂。有退休的老教师,有开网店的年轻人,还有个带着笔记本边喝茶边改方案的设计师。最让我意外的是遇见邻居家读高中的孩子,他说来学茶艺是为了缓解考试压力。

穿唐装的老爷子正在教大家怎么拿盖碗不烫手:“拇指按住盖钮,食指抵着碗沿,中指托底——看,这样叁指合力。”他示范的动作行云流水,年轻人学得手忙脚乱,茶室里笑声不断。我在旁边偷师,总算搞明白为啥自己每次用盖碗都像在耍杂技。

店主给我续了杯凤凰单丛,说起他开这个凌源品茶加惫工作室的初衷。原来他在茶山长大,后来去城里做销售,去年才回来开了这个工作室。“不就是想找个地方,让喜欢茶的人能凑在一块儿么?”他说现在工作室的会员快满两百了,每周还会在微信群组织线上茶会。

墙上的木架摆着会员们存的私人茶罐,贴着手写标签。有个贴着“老张的荒野白茶”的罐子特别显眼,听说罐主每次来都带着新淘的茶具跟大家分享。这种分享的氛围让人感觉特别踏实,比那些打着茶道旗号搞高价培训班的地方舒服多了。

临走时我加了他们的联系方式,店主递给我个小纸包,说是今天茶会上多备的茶样。“回家用盖碗试试,水温记得控制在95度。”走在暮色里,闻着纸包里透出的茶香,突然觉得这个藏在老城区的凌源品茗交流工作室,倒成了闹市中难得的清净地儿。下次得带着那罐正山小种来,让懂行的人教教该怎么泡才不糟蹋好东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