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城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邻城叁百元的温情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7:15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着小雨,我在凤城老汽车站等最后一班车。站台棚顶漏雨,水滴在积水坑里溅起一圈圈涟漪。这时候,一个姑娘拖着行李箱跑过来,头发湿漉漉贴在额头上,怪让人心疼的。

“这雨下得真不是时候。”她在我身旁站定,甩了甩伞上的水珠。我往旁边让了让,给她腾出更干燥的位置。她身上有股淡淡的茉莉花香,混着雨水的清新。

叁百元的缘分

车迟迟不来,我们聊了起来。她说她叫小雯,在邻城的服装厂工作,这次回来是看望生病的母亲。“医药费挺贵的,”她苦笑着,“我这个月工资就剩叁百块了。”这句话她说得很轻,但我听见了。

车终于来了,我帮她拎箱子。上车后才发现,她坐在我旁边。路上颠簸,她困得直打瞌睡,头不知不觉靠在我肩上。我僵着身子不敢动,能闻到她头发上残留的茉莉香。

到站时天已经黑了,雨却更大了。“我送你吧,”我脱口而出,“这么晚不安全。”她犹豫了一下,点点头。我们在路边小店买了把伞,她执意要付一半的钱。那把伞很小,我们不得不靠得很近。

到她家楼下,她突然说:“要不,上来喝杯热茶?”她的眼睛在路灯下亮晶晶的。那杯茶喝了一个多小时,我们聊工作,聊生活,聊各自的烦恼。临走时,她要还我买伞的钱,我摇摇头:“下次你请我喝茶就好。”

后来我真的常去找她喝茶。有时候带点水果,有时候是一本书。她总说我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出现,像冬天的暖炉。其实我想说,那天在车站,她湿着头发的样子,让我心里某个地方变得柔软。

邻城的温情时光

熟悉之后,我常去邻城找她。她住在工厂宿舍,房间很小,但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。我们会去巷子口那家面馆,两碗牛肉面才二十块。吃完饭沿着街道散步,看路边摊贩收摊,看居民楼里亮起的灯火。

有一次她发工资,非要请我去商场吃饭。“别去那么贵的地方,”我说,“还不如买菜回去做。”我们在菜市场挑挑拣拣,花了不到五十块,做了叁菜一汤。她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样子,让我恍惚觉得这就是家的模样。

她母亲病情好转后,她轻松了许多。有天晚上,我们坐在公园长椅上,她忽然说:“知道吗?那天在车站,我兜里真的只有叁百块钱。要不是遇见你,我可能连打车回家的钱都要省着花。”

我握住她的手,凉凉的。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昂贵的感情,可我们偏偏在最拮据的时候相遇。叁百块钱,不够有些人吃一顿饭,却足够我们开始一段故事。

现在我还常去邻城,不过不再坐大巴。去年买了车,方便带她到处转转。她还是喜欢去那些不花钱的地方,山上的亭子,河边的步道,免费开放的公园。她说在这些地方,才能安静地说说话。

那把一起买的小花伞,至今还放在我车里。虽然已经有些褪色,伞骨也生锈了,但我们都舍不得扔。就像那段从凤城附近300块钱的爱情开始的时光,朴素,却珍贵。

昨天路过老汽车站,站台翻新了,不再漏雨。我站在那里发了会儿呆,想起那个湿漉漉的傍晚。如果那天没下雨,如果车准时来了,如果我没让出那半边干燥的角落...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,幸好,我们没错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