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平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开平目前缺乏快餐娱乐场所
最近和朋友聊天,说起开平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。记得前两年街上还能看到几家挂着"汉堡炸鸡"招牌的小店,现在不是改成了奶茶铺,就是变成了快递驿站。这种变化挺微妙的,你说它影响生活吧,好像也不至于;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上周叁下午,我突然特别想吃个辣鸡腿汉堡。开车在市区转了四十分钟,经过叁个商业区,发现真的找不到那种随到随买、价格亲民的快餐店。最后只好去超市买了冷冻鸡块自己炸,结果厨房溅得到处是油,味道还差强人意。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半天——开平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
年轻人去哪儿聚会
记得读中学时,周末最期待的就是和同学去快餐店写作业。点两杯可乐就能坐一下午,偶尔还会遇到隔壁班的同学。现在表妹她们聚会,要么去人均七八十的餐厅,要么只能站在街头喝奶茶。开平目前缺乏快餐娱乐场所这个问题,其实直接影响着年轻人的社交方式。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负担得起高档消费的。
我家楼下有对老夫妻,以前每周会带孙子去快餐店。老人说那种地方不讲究排场,孩子玩得开心,他们也能歇歇脚。自从那家店改成火锅城后,祖孙俩的固定活动就取消了。有次在电梯里碰到,小朋友还仰着头问我:"叔叔,哪里还能找到有滑梯的餐厅啊?"我竟一时答不上来。
当然也有人觉得,现在外卖这么方便,何必纠结实体店。但我觉得吧,有些体验是外卖替代不了的。比如看着孩子在新开的游乐区玩耍,父母在旁边悠闲地喝咖啡;或者几个中学生凑钱分享套餐时那种纯粹的快乐。这些生活片段,正在慢慢从我们的城市图景里消失。
开平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的现象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小城市商业生态的变化。租金年年涨,人工成本增加,做快餐的利润确实比不上其他行业。再加上现在年轻人注重健康饮食,传统快餐的吸引力也在下降。这些我都理解,只是偶尔路过那些空置的店面,还是会想起从前飘着薯条香味的街道。
前几天路过原来的快餐店旧址,发现变成了电动车展厅。亮晶晶的展车在霓虹灯下闪着冷光,再也没有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。我突然意识到,城市在进步的同时,也在不经意间带走了一些温暖的东西。也许未来会出现新的休闲模式,但在那之前,开平目前缺乏快餐娱乐场所的状况,确实让很多普通家庭少了种简单易得的快乐。
和朋友讨论这个话题时,他提到现在带孩子出门,要么去昂贵的主题乐园,要么只能在家看电视。中间档的休闲选择越来越少了。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,考试成绩好了,父母奖励去快餐店吃个冰淇淋都能开心好几天。那种朴素的满足感,现在好像越来越难找到了。
或许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。当我们在追求更高端、更精致的消费场所时,是否也应该给那些平民化的快乐留些空间?这个问题,值得我们一起想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