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州城市如何找巷子,崇州街巷怎样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03:48 来源:原创内容

崇州街巷的寻路密码

来崇州的第一天,我站在十字路口发呆。手机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线路像团乱麻,导航机械地重复“前方右转”,可眼前岔路少说叁四条。有个拎着菜篮的大婶经过,我赶忙上前:“请问文庙街怎么走?”她伸手指向斜对角:“瞧见那棵老槐树没?从树底下那个巷口拐进去,走到闻到香油味儿的那家作坊,对面就是。”

这个回答让我愣了两秒——原来在崇州,找巷子不能光靠地图。后来在古城闲逛才发现,这里的巷子像隐藏关卡:明明看着是堵墙,走近才能发现墙后藏着仅容一人通过的石阶;两栋楼之间的缝隙,拐进去竟是互通的叁条小巷。我试过跟着青砖上的刻痕走,那些风化严重的纹路竟真把我引到了明清时期的古戏台。

老茶馆的杨大爷教我个诀窍:看屋檐。他说崇州巷子的瓦当各有讲究,商街的瓦当多雕铜钱纹,文人巷爱用竹节纹,找到连续七户都是竹节纹的巷子,准能通到当年的科举考棚。我按他说的在正东街转了转,果真在奶茶店和网红书店的夹缝里,发现了那片被岁月磨得温润的竹节纹瓦当。

有回下雨躲进骑楼,偶遇个送货师傅。他电动叁轮在巷子里灵活穿行,我好奇追问才知,他们有个“巷道路线口诀”:“叁岔路口靠右行,见到石狮往左拐,晾衣竹竿横着挂,此路不通往回走。”这些接地气的导航法则,比卫星定位更懂当地肌理。后来学着观察晾衣杆朝向,果然少走好多冤枉路。

最意外的是在巷口烧饼摊,阿姨边揉面边给我画路线。她说崇州的巷子分“活巷”和“睡巷”——活巷头尾相通,睡巷走着走着就成了死胡同。判断方法很简单:巷口有小吃摊的通常是活巷,要是看见哪家门前摆着躺椅晒太阳,那八成是睡巷。这经验之谈,帮我找到了藏着竹编老人的那条秘境。

如今在崇州寻巷,我常把手机塞回口袋。学着用鼻子找路——刚出锅的冻糕飘香处,拐过去是南米市巷;闻到陈年酱缸的醇厚气息,附近准是以前的酱园作坊。有次追着桂花香走到尽头,竟闯进个种满金桂的院落,树下的石桌上还摆着未喝完的盖碗茶。

当然也会遇到有趣的小麻烦。某次跟着猫群走,它们轻盈跃过矮墙消失不见,我却被卡在两道封火墙之间。正进退两难时,二楼窗户吱呀打开,穿汗衫的大叔探头笑道:“年轻人,倒退十步,墙角有个蝴蝶门。”用力一推,木门旋转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这设计原是民国时期商号运货的密道。

这些藏在市井里的空间魔术,让人想起崇州作为千年古城的故事。每条巷子都是活着的地方志,瓦当刻着家族变迁,青砖记录商贾往来,连拐角的石墩都留着不同年代的绳痕。现在若再有人问我崇州城市如何找巷子,我会建议他关掉导航,去跟蹲在巷口下棋的大爷聊两句,或者顺着刚出锅的叶儿粑香气往前走。这座城市的巷子,本就是用脚步丈量、用感官读取的立体地方志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