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峪关品茶上课工作室,嘉峪关茶艺学习课堂
说起来,在嘉峪关这样有着厚重历史的城市里,提到品茶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老人家在茶馆里消磨时光的画面。可当我第一次路过嘉峪关品茶上课工作室时,才发现原来喝茶这件事,早已不是印象中那么简单了。
那扇门背后,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推开工作室的木门,茶香便柔柔地扑面而来,不浓不烈,恰到好处。室内光线温和,几张原木茶桌摆得疏朗,上面整齐地放着茶壶、公道杯和几只素雅的品茗杯。这里没有喧闹,只有低声的交谈和偶尔注水时清脆的水流声。说来有趣,原本我只是带着几分好奇走进来,没想到这一坐,就是整整一个下午。
从一片树叶开始的故事
老师是个温和的中年人,话不多,但讲到茶,眼睛里就有光。他并不急着教我们如何冲泡,而是先拈起几片干茶,让我们看,让我们闻。“别看它现在干干的,蜷缩着,”他慢悠悠地说,“每片叶子背后,可都藏着它的山场、它的气候、还有制茶人的手心温度呢。” 我学着其他人的样子,把干茶凑近鼻尖,除了植物烘烤后的清香,似乎……还真能捕捉到一丝特别的气息,像是雨后山林间的湿润感。
在嘉峪关茶艺学习课堂,你学到的第一件事,可能就是“慢下来”。在这里,心急可喝不到好茶。水温要守候,冲泡要等待,连端起杯子都不能急躁。我第一次端起那小小的品茗杯时,还有点不习惯,叁指并拢,叫“叁龙护鼎”,老师说这既是稳当,也是对茶汤的敬意。一口茶汤含在嘴里,起初是微微的苦涩,但你别急着咽下去,稍等片刻,舌根便缓缓地漾开一丝甜意,那种先苦后甘的体验,实在是妙得很。
几节课下来,我发现改变的不仅是泡茶的手法。以前喝水就是牛饮,解渴就行。现在呢,偶尔也会停下来,看看水的颜色,闻闻杯中的气息。甚至在忙碌的工作间隙,也会特意给自己几分钟,安安静静地泡上一杯。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,心情好像也跟着平静、舒缓了下来。这种细微的变化,大概就是课堂带给我的,最宝贵的礼物了。
更让我惊喜的是,在这个空间里还认识了不少朋友。我们因为茶聚在一起,课后常常会交流各自带来的茶叶,或者聊聊生活中的琐事。在袅袅的茶香里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似乎也变得像茶汤一样,纯粹而温润了。
如今,每次路过那个熟悉的地方,看到“嘉峪关品茶上课工作室”的牌子,心里都会升起一股暖意。它不只是一个学习技能的场所,更像城市里一个安静的角落,让你能暂时放下外面的纷扰,专注于当下这一杯茶的滋味。如果你也在嘉峪关,也对这片东方树叶的故事感兴趣,或许,这里也值得你推开门,走进来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