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化品茶工作室,怀化茶艺工作室雅集
走进怀化品茶工作室的那一刻,我就被空气里那股淡淡的茶香给勾住了。这味道不像香水那么冲,倒像是雨后山林里飘来的草木清气,混着点烘焙过的暖意。靠墙的博古架上摆着各式茶罐,有个白瓷罐上贴着"辰州碣滩茶"的标签——这可是我们怀化的宝贝。
当品茶遇见茶艺
工作室主人是个穿亚麻衫的年轻人,他正在茶席前冲泡一款红茶。"其实好多人都分不清品茶工作室和茶艺工作室的区别,"他边温杯边说,"简单说吧,品茶重在'品'字,是细细体会茶汤的滋味;而茶艺工作室更注重'艺'字,讲究冲泡的手法和仪轨。"他手腕轻轻一转,琥珀色的茶汤便顺着紫砂壶嘴缓缓流出,"在我们这儿,这两样是分不开的。"
我接过他递来的茶杯,先闻了闻香。那股带着蜜糖味的果香直往鼻子里钻,小啜一口,茶汤在舌尖打个转,果然滑润甘甜。"这茶汤的厚度不错,"主人笑着说,"就像喝鸡汤似的,能感觉到那种饱满的质感。"这个比喻倒是挺新鲜,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叫"茶汤的厚度"。
旁边几位常客聊得正欢,说最近这间怀化品茶工作室搞的茶会越来越有意思了。上周末的"盲品会"上,有人把本地白茶错认成了福鼎白茶,闹了个大红脸。不过主人很会打圆场,说这说明咱们怀化的茶叶品质上来了,都能以假乱真了。
茶香里的人生滋味
工作室角落里坐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,独自摆弄着茶具。我好奇地凑过去,见他正用盖碗泡茶,动作慢得像是电影里的慢镜头。"年轻人,泡茶急不得的,"他抬眼看看我,"就像我们沅陵人采茶,要等露水干了才上山。"他给我倒了杯刚沏好的黄金茶,茶汤澄黄透亮,"喝茶喝的是个心境,你说是不是?"
这话让我想起第一次去茶艺工作室的经历。那时候觉得那些茶道规矩太繁琐,现在倒品出点味道来了——其实不是茶需要那些仪式,是我们需要借着这些仪式,把奔忙的脚步停一停。就像这间工作室墙上写的那句话:"茶要慢慢品,日子要慢慢过。"
主人又换了一泡茶,说是今年新摘的明前茶。看着嫩绿的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,我突然觉得,这间怀化品茶工作室不像是个卖茶的地方,倒更像是个让时间慢下来的驿站。来这里的人,不一定都懂茶,但都愿意花上一个下午,陪着一壶茶慢慢变淡。
临走时,窗外飘起了细雨。主人送我到门口,递来一个小纸包:"带点我们本地的碣滩茶回去尝尝,睡前泡,不影响睡眠的。"我道了谢,走进雨里,那股茶香好像还跟着我,暖暖地贴在身上。或许改天,我真该报名参加他们的茶艺工作室雅集,学学怎么把一泡茶泡出它该有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