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
最近我家隔壁张阿姨一直在为孩子的功课发愁。她家小孩刚上初二,数学成绩总在及格线边上打转。昨天在楼道里遇见她,她拉着我就开始倒苦水:“你说现在请个家教怎么这么难?要么是大学生没经验,要么是专业老师收费太高。”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一条消息,“喏,你看这个,安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说是成绩特别好,能辅导初中数理化。”
我接过手机瞄了一眼,界面是本地家教群的聊天记录。那个自称“安阳14岁学生”的孩子家长正在发广告,说自家孩子虽然年纪小,但在重点中学读书,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十。最吸引人的是那个价格——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,只有专业老师收费的叁分之一。
价格背后的疑问
说实话,我第一反应是怀疑。现在随便找个大学生家教都得每小时一百起步,这孩子才14岁,真能胜任吗?张阿姨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,压低声音说:“刚开始我也觉得不靠谱,但问了几个家长,都说效果不错。有个妈妈说,她家孩子被这个小朋友辅导了两个月,数学从七十多分提到了九十多。”
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。那会儿班里学习好的同学也会给邻居家小孩讲题,但都是免费的。现在倒好,连初中生都开始明码标价了。不过转念一想,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,孩子能靠自己的本事挣点零花钱,好像也没什么不对。
后来我特意打听了一下,这个安阳14岁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的模式还挺特别。他不太像传统老师那样照本宣科,而是先花十分钟和学生聊天,了解对方最近在学习上遇到的具体困难。有个家长告诉我,她女儿特别喜欢这个小老师的方法:“他说知识点就像玩拼图,得先找到缺的那一块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么小的孩子当家教,确实会让人担心。我邻居王老师就在重点中学教了二十年书,他听说后直摇头:“初中生自己还在建立知识体系,万一教错了怎么办?”但另一个家长反驳说,正因为年龄相近,那个小老师特别懂得现在学生的心思,讲的例题都是同学们最容易出错的那种。
这事儿在家长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。支持的人觉得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这个价格很亲民,而且小老师没有代沟;反对的则认为教育不能光图便宜,专业的事还是该交给专业的人。两边说得都有道理,让人实在难以抉择。
张阿姨最后还是决定试试看。她跟我说,反正价格不贵,先请来辅导一个月看看效果。“要是真能把孩子的数学兴趣培养起来,那这钱花得就值。要是效果不好,也就当少吃两顿外卖。”她这么盘算着。
其实我觉得,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教育资源分配的老问题。好老师难找,便宜的好老师更是凤毛麟角。当家长们发现正规渠道无法满足需求时,就会转向这种非传统的解决方案。那位安阳14岁学生能在家教市场站住脚,说明他确实抓住了某些被忽视的需求。
转眼一个月过去了,昨天在菜市场碰到张阿姨,她满脸笑容地告诉我,孩子的期中数学考了85分。“虽然还不是顶尖,但已经是这学期最好的成绩了。最重要的是,孩子现在写数学作业不磨蹭了。”看来这个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的尝试,在她家算是初见成效。
不过我也在思考,这样的个案能复制吗?毕竟不是每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懂得怎么教别人。教学是门艺术,需要把脑子里的知识重新组织,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。这需要天赋,更需要练习。
现在偶尔还能在家教群里看到那个安阳14岁学生的家长发消息,不过内容变了。除了原来的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这个信息,又加上了“限收叁名学生”的说明。看来小老师也开始懂得平衡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了。这倒让人挺欣慰的,至少说明家长在背后把关,没让孩子盲目接活。
说到这儿,我又想起另一个问题:这种事情该怎么看待才合适?也许我们不该简单地用“对”或“错”来判断,而要看具体效果和后续发展。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,选择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