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,附近微信联系百元一次
这几天路过小区布告栏,总看见有人用马克笔歪歪扭扭写着"附近微信联系百元一次",这行字被雨水晕开又干了,像褪色的刺青。隔壁单元的王婶说,她闺女前两天差点被骗,对方开口就要五百定金,幸好及时反应过来。
现在人人都抱着手机过日子,随便摇一摇就能加到陌生人。上周我在便利店买烟,听见两个小伙子靠在冰柜旁闲聊,一个说"昨天那个非要先转账",另一个笑得肩膀直抖:"你傻啊,不见面给什么钱"。收银阿姨低头扫码,眼皮都没抬,估计这种对话早听惯了。
那些藏在表情包背后的交易
其实这种"百元一次"的套路早不是新鲜事。我表弟在快递站干活,说他经常接到代收货款的话费充值卡,面值一百的卡卖八十,拆开包装才发现是过期的废卡。买卡的人蹲在马路牙子上打电话骂街,那边早把人拉黑了。
微信附近人功能刚火那阵,我试过半夜刷着玩。叁公里内飘着各种暧昧头像,点进去朋友圈全是网图。有个叫"朵朵"的姑娘连续叁天给我发早安,第四天突然说家里急用钱。我把她朋友圈截图搜了下,好家伙,这姑娘在成都读书的同时还在叁亚卖茶叶。
菜鸟驿站的张哥经历过更离谱的。对方说好一百块帮忙刷单,结果要求他先交两百保证金。张哥琢磨着不对,偷偷记下对方车牌号。后来在本地论坛看到同款骗局,才知道那辆车根本是套牌。
现在这些人的招数越来越花哨。有的把交易藏在外卖订单里,有的用共享单车篮筐传递东西,还有假装成跑腿小哥上门。我家楼道里总出现用粉笔画的奇怪符号,物业说是他们在标记"安全户"。
巷子口修鞋的赵师傅倒是看得开。他说这年头连感情都能明码标价,他昨天还帮个姑娘修高跟鞋,那姑娘边等人边抱怨:"说好给两百,结果只转了一百八。"赵师傅把鞋跟敲得梆梆响:"二十块够买碗牛肉面,值当生气吗?"
不过真遇到事也挺吓人。前阵子片区民警来发防诈骗传单,说有个大学生信了"先垫付后返现"的鬼话,被骗走叁个月生活费。那孩子在派出所做笔录时一直在抖,手里攥着的手机还不断弹出新消息:"亲,要继续参与活动吗?"
或许该学学楼下小超市老板娘的精明。有人想用微信转帐换现金,她永远先摸验钞机。"到账提醒能造假,钞票过了验钞机才作数。"她说着把矿泉水瓶掷进回收箱,哐当一声特别响亮。
现在每次看到"大石桥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"这种信息,我都想起夜市里十块钱叁双的袜子——看着花花绿绿挺诱人,回家洗完就脱线。倒是王婶琢磨出新门道,她最近总在业主群发语音:"谁家需要通下水道?我这儿有靠谱师傅,比网上找的便宜!"
昨晚遛狗时撞见片警老陈,他正把新印的警示贴往电线杆上覆盖旧广告。那张"附近微信联系百元一次"的纸条在糨糊里慢慢卷边,像块渐渐融化的太妃糖。他的警用手电扫过绿化带,惊起几只野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