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小巷深处150的爱情故事
南疆的日头总是落得晚,晚上八点还能看见天边泛着鸭蛋青的光。我就是在这样的黄昏里,拐进了和田那条有名的小巷。
巷子窄得刚好容两个人并肩,土黄色的墙皮斑斑驳驳,露出里面掺着麦秸的泥坯。空气中飘着馕坑的麦香和玫瑰花的甜味,有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门槛上,慢悠悠地弹着都塔尔,琴声像晒热的沙子一样滚烫绵长。
“150?”我忍不住嘀咕,“这数字到底什么意思啊?”
卖烤包子的阿依努尔大姐听见了,笑着用围裙擦擦手:“姑娘是外地来的吧?我们这儿都说,在这条150步就能走完的小巷里,能找到陪你走完一生的人。”
她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卖土陶的摊位。摊主是个黑黝黝的维吾尔族小伙,正低着头给陶瓶描蓝花纹。有个穿艾德莱斯绸裙子的姑娘每天这时候都来买陶罐,其实谁都看得出来,她家根本不缺罐子用。
“那对年轻人啊,”大姐压低声说,“男孩叫艾山,女孩叫古丽,在这条巷子认识叁年了。艾山攒了150个最漂亮的陶罐,说攒够了就去古丽家提亲。”
土陶罐里的悄悄话
我假装看陶器凑近了些。艾山正把新做好的陶罐递给古丽,罐子形状很特别,像颗心。
“这是第几个了?”古丽的声音轻轻的。
“142。”艾山挠挠头,耳朵有点红,“还差8个......你阿爸最近心情怎么样?”
古丽转着手里的陶罐:“他昨天还说,巷子口的肉铺儿子又去我家了...”
艾山的手停了一下,随即更用力地刻画花纹:“等我攒够了,一定风风光光地去见你阿爸。”
阳光从巷子西头斜照进来,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在青石板上迭在一起。古丽临走时,悄悄在摊位上放了一小布包杏干。
旁边理发店的老师傅一边磨剃刀一边说:“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可真费劲。我们那会儿,摘一筐甜杏就能换回来个媳妇儿!”逗得整条巷子的人都笑了。
在这条和田小巷子里150的爱情故事中,连时光都变得温柔起来。巷子深处飘来熟透的无花果香气,甜得让人恍惚。
往巷子深处走,我遇见了买买提大爷和他的老伴。两人并排坐在葡萄架下,大爷在修一个旧收音机,奶奶在缝补艾德莱斯绸。他们不说话,只是偶尔抬头互相看看,眼角堆起的皱纹里都是笑意。
“我们也是在这条巷子认识的,”买买提大爷像是看穿了我的好奇,“那会儿她才十七,辫子又黑又长。”奶奶嗔怪地拍了他一下,低头继续穿针引线,但嘴角是弯的。
大爷说,这条巷子正好150步,他年轻时每天都要来回走好几趟,就为了多看奶奶几眼。“现在走不动喽,但每天还是要在巷子里慢慢走一遍。这是我们的小巷深处150的爱情故事,走了一辈子都没走够。”
夕阳终于沉下去了,巷子里亮起零星灯火。我慢慢往外走,数着自己的步子,1、2、3... ...快到巷口时,听见后面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。
是古丽又跑回来了,气喘吁吁地塞给艾山一个小布袋:“给你晚上当晚饭,光知道做陶罐...”
艾山愣愣地接过还温热的烤包子,突然喊住转身要走的古丽:“下周五!下周五我就攒够150个了!”
古丽回头笑了,眼睛亮得像刚升起的第一颗星星。
我正好迈出第150步,回头看向这条被暮色笼罩的小巷。它确实不长,150步就能走完。但对有些人来说,这条150步的小巷,足够走完一生。石榴花在墙头静静开着,明年这个时候,不知道又会见证多少这样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