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曲阜同城学生相约百元活动
最近在本地论坛闲逛时,总能看到“曲阜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样的帖子标题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年头怎么连中学生都开始搞线下约见了?还明码标价一百块?
抱着好奇点进去才发现,原来是我们曲阜本地的中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小组。上周六下午,我特意去人民公园转了转,果然在凉亭里看到七八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围坐在一起。带头的女生小陈告诉我,他们这个“曲阜同城学生相约百元活动”已经办了叁个月了。
百元背后的故事
“其实每个人交100块钱主要是用来租场地和买资料的。”小陈翻开他们的记账本给我看,“图书馆的研讨室两小时80块,剩下的钱刚好够打印复习提纲。”他们每周六下午固定聚会,有时候在公园,有时候在图书馆,最近天热了才凑钱租室内场地。
坐在旁边的男生小王插话:“最开始我们就是在蚕蚕群里随便聊聊,后来发现面对面讲题效率更高。上次期末考试,我们小组平均分提高了十几分呢!”他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们的学习相册,照片里的孩子们正围着一道物理题争得面红耳赤。
让我惊讶的是,这个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叁个固定小组了。初二年级组最近还在准备化学竞赛,他们的辅导老师就是组里化学课代表的爸爸——曲师大的一位教授。
意想不到的收获
除了学习成绩提升,这些孩子们似乎还收获了别的东西。有个叫明明的学生原本特别内向,现在居然成了小组里的“气氛担当”。他悄悄告诉我:“以前上课不敢提问,现在大家一起讨论,我再也不怕说错话了。”
他们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。上个月他们组织去了孔庙,边游览边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《论语》读后感;这个月打算去参观孔子博物馆,已经通过学校联系好了讲解员。
不过最让我触动的是,这些孩子开始懂得精打细算了。记账本上密密麻麻写着:瓶装水太贵改成自带水杯,打印资料双面用纸,最近还在商量要不要团购二手参考书。
天色渐晚,孩子们收拾书包准备回家。看着他们嬉笑打闹的背影,我突然觉得这一百元带来的,可能比想象中要多得多。小陈临走前跟我说:“下学期我们想扩大规模,让更多同学加入这个曲阜同城学生相约百元活动。”她眼睛亮晶晶的,满是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