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小巷景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20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些被列车轰鸣声掩盖的日常

站在衡阳火车站广场回身望去,那座熟悉的建筑背后,藏着另一番天地。穿过略显杂乱的停车场,绕过几棵老樟树,你就走进了衡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。这里的空气瞬间变了味道——不再是广场上那种人来人往的焦躁气息,而是飘着饭菜香、洗衣粉香,还有老房子特有潮湿气味的混合体。

巷子不宽,两侧墙壁斑驳,留着经年累月的雨水痕迹。电线像蜘蛛网般在空中交错,几件晾晒的衣服在微风中轻轻摆动。这条巷子与火车站只隔着几百米,却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一边是行色匆匆的旅客和呼啸而过的列车,一边是慢悠悠过着自己日子的小世界。

下午四点刚过,巷口修鞋的老张开始收摊。他在这里摆了二十年摊,手上不知修过多少双鞋。“车站里的人啊,来去匆匆,”他慢条斯理地整理着工具,“倒是我们这些住在后面的,像是扎根了一样。”他的摊子后面,就是那栋住了叁代人的老房子。

再往里走,飘来一阵油锅爆炒的香气。李阿姨的小餐馆正准备着晚上的食材,她边切辣椒边说:“别看我们这条巷子旧,可啥都不缺。”确实,从杂货店到理发店,从早点铺到夜宵摊,生活所需都能在这条不长的巷子里解决。火车站旁的小巷景象就是这样,既保留着老衡阳的影子,又容纳着当下最真实的生活。

巷子深处有家开了叁十多年的理发店,老板娘手法利落,收费却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。她说:“来我这儿的都是老邻居,涨不了价。”墙上还挂着九十年代的发型海报,时光在这里仿佛走得很慢。偶尔会有火车站的员工下班后来这里理发,他们脱下制服,就和巷子里的居民没什么两样。

夜幕降临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。这些灯不算明亮,却足够温暖。几家小餐馆把桌椅摆到了巷子里,下班的人叁叁两两坐下来,点几个小菜,喝点啤酒。火车站传来的广播声隐约可闻,但谁也不去在意。

深夜十一点,最后一波食客散去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只有远处火车偶尔的汽笛声,提醒着人们这里与车站的紧密联系。守了半辈子报刊亭的老陈正准备关门,他说:“车站前面是衡阳的脸面,我们后面才是衡阳的里子。”这话说得真在理。

住在四楼的小王刚下班回来,他在车站工作,却选择住在这条老巷子里。“每天穿过这条巷子回家,就像从一个世界走进另一个世界。”他站在楼下点了支烟,抬头看见自家窗户透出的灯光,那灯光下,有等他回家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孩子。

清晨五点,天还没全亮,巷子又开始苏醒。送奶工的自行车铃叮当作响,早餐店的蒸笼冒着热气,准备上早班的火车站员工匆匆走过。新的一天,这条巷子继续着自己的节奏,不慌不忙,不离不弃。

这条衡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像是忙碌都市的一个呼吸孔,让那些被快节奏生活追赶的人,还能找到一处可以喘口气的地方。它不张扬,不喧哗,只是静静地待在火车站背后,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平凡日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