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化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,兴化夜晚十点小巷存在吗
城市的另一面
前两天和朋友聊天,他突然问我:"你说兴化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?"这个问题让我愣了一下。是啊,现在到处都在建新楼,老城区改造得热火朝天,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巷子会不会早就消失了?
昨晚我特意在市区转了一圈。九点五十分走到牌楼路附近,拐进那条熟悉的石板路时,昏暗的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。巷子两边的老房子静静立着,偶尔传来电视的声音。这条巷子确实还在,而且和我记忆中的样子差不多。
再往深处走,闻到一阵饭菜香。有户人家刚吃完晚饭,正在收拾碗筷。他们家门口摆着几盆茉莉花,夜风里飘着淡淡的香味。这种烟火气,是大马路上的霓虹灯给不了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是所有巷子都这么有人气。走到人民商场后面那条巷子时,好几家店铺已经打烊了,只有24小时便利店还亮着灯。这条巷子白天可热闹了,卖早点的、修鞋的、开裁缝铺的,可现在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。
往四牌楼方向走,情况又不一样。那边靠近景区,晚上十点多了,巷子里的茶馆还坐着几桌客人。竹椅、盖碗茶、轻声细语的交谈,时光在这里好像走得特别慢。有个老人家在店门口乘凉,他说在这住了六十多年,巷子虽然修修补补,但格局从来没变过。
但要说兴化夜晚十点小巷存在吗这个问题,还真不能一概而论。新城那边确实难找见真正的小巷子了,都是笔直的大马路。可老城区里,像东门外大街、水关街这些地方,巷子网络四通八达,晚上走进去,还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气息。
走到西门码头附近时,已经十点半了。河边的巷子里,有家烧饼店还在营业,刚出炉的烧饼香气扑鼻。店主说他们要做到夜里十二点,专门卖给晚归的人。这种贴心,大概就是巷子存在的意义吧。
夜深了,我准备回家。经过最后一条巷口时,看见几个年轻人坐在小店门口吃宵夜。他们说说笑笑的,巷子成了他们临时的客厅。我想,也许这就是答案——兴化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?不仅有,而且活得好好的。
回家的路上我在想,为什么我们总是担心这些巷子会消失呢?可能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记忆。哪家店的馄饨最好吃,哪个拐角夏天最凉快,这些细节组成了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。现在兴化夜晚十点小巷存在吗这个问题有了答案,心里反而踏实了。
这些巷子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虽然不起眼,却让整座城市保持着活力。夜深人静时走在里面,能听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呼吸声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,我们总是对巷子念念不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