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找个女人过睡一晚,赤水寻伴共度夜晚
赤水的夜晚来得特别早,河面的雾气还没散尽,两岸的灯笼就一盏接一盏亮起来了。我站在宾馆窗口,看着底下石板路上的人影晃来晃去,忽然觉得这地方陌生得让人心慌。
街上卖竹荪的大娘收摊时多看了我两眼,说小伙子一个人来的?我点点头,她笑着指指巷子深处的茶馆:"那儿的姜茶驱寒。"可我知道,我想驱的不是这个寒。
旅途中的孤独像潮水
手机通讯录翻到底,能在这个点说上话的人竟一个都没有。忽然想起十年前在丽江,也是这样的夜晚,我和老陈蹲在客栈门口抽烟,他说人这辈子最难熬的不是穷,是走在热闹里却像隔着层玻璃。那会儿我还笑他矫情,现在总算明白了。
赤水找个女人过睡一晚这个念头,就是这时候冒出来的。倒不是真有什么非分之想,就是渴望有个活生生的人能说说话,听听对方的呼吸声,证明自己还和这世界连着线。
转过街角,有家小酒馆还亮着灯。推门进去,老板娘正擦着酒杯,头也没抬:"打烊前最后一位,送你碟花生米。"
我坐在吧台边上,看她利索地调酒。叁杯下肚,话匣子就关不住了。说来奇怪,有些事对熟人难以启齿,反倒能和陌生人说。她安静听着,偶尔往我杯里加两颗冰块。
"上个月我也接待过这样的客人,"她突然说,"是个摄影记者,在深山老林里待了半个月,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喝酒。他说独自在外久了,看树叶都像在说话。"
有些温暖比酒精更暖人
打烊时雨下大了,她借我一把青布伞:"明天记得还回来。"走在雨里,我突然觉得赤水寻伴共度夜晚这事,不一定非要有香艳的桥段。也许就是这样的夜晚,这样的交谈,让两个陌生人短暂地成为彼此世界的见证者。
回到宾馆,窗外雨声渐密。我打开电视,让房间里有点人声。想起老板娘最后说的话:"人像月亮,总有看不见的背面。但总有个夜晚,你会遇到愿意把背面翻过来给人看的人。"
第二天还伞时,我在伞柄上挂了只竹编的蚱蜢。她看见笑了,说你这人有点意思。我说是啊,每个人都有点意思,只是需要被发现的机会。
现在写这些时,我又在赤水了。还是那家小酒馆,但这次吧台边多了个愿意听我说话的人。我们约好明天去看瀑布,她说知道条少有人走的小路。
你看,人和人的相遇就是这么奇妙。某个瞬间你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,可转个弯,可能就遇见了一盏为你留的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