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和田男子偏爱的僻静小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8:38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飘来的烤包子香

傍晚时分,我站在和田老城的一条巷子口。空气中飘着刚出炉的烤包子香味,混着土墙被太阳晒过后散发的气息。几个戴花帽的中年男人慢悠悠地往巷子深处走,身影在土墙拐角处一闪就不见了。这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,墙壁是用泥土夯实的,摸上去粗糙温热。

我跟在他们后面往里走。墙边靠着几辆电动车,有个穿条纹衫的大爷正蹲在门口修理木凳,锤子敲打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。他抬头看见陌生人,手上动作停了一下,朝我点点头,又继续忙活手里的活儿。这种平常的招呼方式,让人感觉像是路过邻居家院子。

再往深处走,巷子突然宽了些,出现个小空地。叁个男人围坐在旧地毯上,中间摆着茶壶和馕。他们说话声音不高,偶尔有人笑起来,露出洁白的牙齿。我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,他们中的一位朝我招手,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问:“朋友,喝茶吗?”

我学着他们的样子盘腿坐下。茶是砖茶熬的,浓得发苦,就着馕吃却正好。他们继续用维吾尔语聊天,我虽然听不懂,但从他们手势和表情能猜出是在聊家常。穿蓝衬衫的大叔说到兴起时,会轻轻拍打膝盖。阳光斜斜地照进这片空地,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土墙后面的生活

喝茶的间隙,我注意到这条和田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其实藏着不少生活的细节。墙头上晾着洗好的工作服,墙角堆着整齐的柴火。有户人家的院门半开着,能看见院子里葡萄架已经结了小串的果子。

“这条巷子有一百多年了。”请我喝茶的大叔说,他汉语说得慢,但很清晰,“我爷爷小时候就在这儿玩。”他指了指地面,青石板被磨得发亮,中间凹下去一道浅沟。

这时候,又有个戴白帽子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来。坐在我旁边的人往旁边挪了挪,给老人让出位置。没有人特意安排,一切都那么自然。老人坐下后,有人递给他一碗茶,他慢慢喝着,眼睛眯成一条缝。

我突然明白了,和田男子偏爱的僻静小径,不只是条普通的巷子。它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,像院子里那棵老桑树,根扎得深,枝叶却自在舒展。在这里,时间走得慢,人们有机会好好说句话,好好喝碗茶。

巷子深处传来孩子的笑闹声,接着跑出来两个小男孩,差点撞到茶壶。坐在我旁边的大叔假装生气地呵斥一声,孩子们吐吐舌头,绕开我们继续追跑。大人们相视而笑,继续喝茶聊天。

黄昏时分的巷子

太阳快要落山时,我起身告辞。他们也没有多留,只是又给我倒了碗茶,说喝完再走。这时候巷子里的人多了起来,下班回家的男人,买菜回来的妇女,巷子顿时热闹了许多。但那份安静的感觉还在,就像土墙本身,再喧闹的声音也被它吸收了。

往回走的路上,我发现这条和田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其实四通八达,连接着很多人家。每走几步就能看见不同的院门,有的装饰着彩色图案,有的就是朴素的木门。透过偶尔敞开的门缝,能瞥见里面整洁的院落和盛开的夹竹桃。

在巷子拐角,我又遇见刚进来时修凳子的大爷。他正在收工具,看见我便问:“喝茶了?”我点点头。他笑了,皱纹堆在眼角:“好啊,喝茶好。”说完就拎着凳子进屋了,木门轻轻合上。

走出巷子,外面的马路车来车往,喇叭声不绝于耳。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条僻静小径,它安静地藏在城市里,像是另一个世界。也许明天,那些男人还会坐在老地方喝茶聊天,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时光。这条巷子不会出现在旅游指南上,但它真实地存在着,承载着和田男人日常的喜怒哀乐。

夜幕开始降临,巷口亮起一盏昏黄的灯。我又站了一会儿,才转身离开。烤包子的香味还萦绕在鼻尖,混合着砖茶的苦涩气息,这是条普通巷子的味道,也是生活的味道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