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原品茶课程工作室,开原茶艺学习工作室
走进开原品茶课程工作室,一股清新的茶香便扑面而来。木架上整齐陈列着各式茶具,从质朴的紫砂到透亮的白瓷,每件器物都带着手作的温度。靠窗的位置摆着几张茶席,几位学员正跟着老师学习如何温杯烫盏,阳光透过竹帘洒在茶汤上,泛起琥珀色的光晕。
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看着茶艺师行云流水的动作,还以为泡茶是件特别复杂的事。老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,笑着递来一杯刚沏好的龙井:“别紧张,茶嘛,本来就是让人放松的。咱们先从认识它开始。”她轻轻晃动着玻璃杯,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,“你看,这片叶子经历过采摘、杀青、揉捻,最后在热水中重生。其实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冲泡方式。”
在茶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
在开原茶艺学习工作室的课堂上,很少听到硬邦邦的理论。更多时候,老师会让大家亲手触摸不同产区的茶叶,感受它们独特的质感。有位常来的阿姨说,她最喜欢乌龙茶那道“凤凰叁点头”的冲泡手法,每次做完都觉得特别解压。而隔壁的年轻白领则迷上了普洱茶的变化,同样一饼老茶,不同水温、不同心境下喝,滋味竟全然不同。
说实话,我以前总觉得茶道过于讲究,直到在这里上了几节课才发现,那些所谓的规矩,其实都是为了让我们慢下来。就像老师常说的:“不是你在泡茶,是茶在教你如何安静。”现在每次注水时,我都会不自觉地调整呼吸,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旋转,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。
工作室最近新到了一批春茶,大家围坐在一起品鉴。新来的学员小李惊讶地发现,同样都是绿茶,顾渚紫笋带着淡淡的豆香,而碧螺春却透着花果甜韵。老师趁势讲解了不同茶区的风土特点,却没要求大家记笔记。“你们的舌头就是最好的老师,”她说着又换了一泡茶,“多比较,自然就能喝出差别了。”
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周的调饮课。原本以为传统的茶艺工作室不会教这些,没想到老师很开放:“茶文化要活起来,就得跟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。”我们用滇红搭配桂花,用铁观音制作冷泡茶,甚至尝试了搭配当季水果。看着普通的茶叶在创意调配下焕发新生,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“茶无定法”。
现在每次路过工作室,总能看见里面坐着不同年龄的茶友。有退休的叔叔在钻研茶道历史,有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体验传统文化,还有像我们这样的上班族,把这里当作忙碌生活中的避风港。或许,这就是开原品茶课程工作室最迷人的地方——它不单纯传授技艺,更是在茶香中为每个人开辟了一方自在的天地。
窗外又飘起了细雨,工作室里正在举办一场夜茶会。暖黄的灯光下,茶壶嘴冒出袅袅白气,有人轻声分享着今天遇到的趣事,有人只是静静品茶。我突然想起老师说过的那句话:“好茶就像好的生活,都需要恰到好处的等待。”是啊,在这方茶席之间,我们学会的何止是泡茶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