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峡品茶喝茶工作室,青铜峡品茗茶艺工作室
走进青铜峡品茶喝茶工作室,一股淡淡的茶香就飘了过来。这味道不冲,像是老友见面时那种熟悉的问候,让人一下子放松下来。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用热水温着茶杯,看到我来,抬头笑了笑:"来啦?先坐下歇歇,这壶正山小种马上就好。"
窗外是青铜峡熟悉的街景,屋里却像另一个世界。原木的茶桌摸起来温润,紫砂壶里传出细微的水沸声。老板边洗茶边聊:"好些人觉得喝茶是老头儿的事,其实不然。你看这茶叶在水里舒展开的样子,多像咱们忙碌一天后终于能喘口气。"他说着把第一泡茶汤倒进茶海,琥珀色的液体在灯光下闪着微光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常来工作室的客人什么样都有。有附近公司的白领,中午溜达过来喝杯茶透透气;有退休的老师,天天准时来报到;还有年轻情侣,好奇地学着怎么泡功夫茶。记得有个小伙子第一次来,看着茶盘上大大小小的器具直发愣,老板就打趣:"别紧张,喝茶没那么多规矩,觉得怎么舒服怎么来。"
其实在青铜峡品茗茶艺工作室待久了,你会发现这儿更像是个让大家慢下来的地方。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快得让人忘了停下来是什么感觉。而在这里,光是看着茶叶在壶里慢慢沉浮,心就静了叁分。
老板有个习惯,每次给客人泡茶,都会根据天气推荐不同的茶。夏天多是绿茶、白茶,清香解暑;冬天就换成红茶、黑茶,暖身养胃。"喝茶这事得应季应时,"他常说,"就像穿衣吃饭,得顺着自然来。"
我特别喜欢阴雨天来这里。雨点敲着窗棂,屋里茶香更显浓郁。这种时候,老板往往会泡些老茶,陈年普洱或者老白茶,茶汤入口醇厚,像是把时光也喝进了肚子里。有回碰上个雨天,店里就我们两个客人,老板拿出珍藏的八十年代老普洱,那茶汤红浓透亮,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胃里,整个人都舒展开了。
茶桌即是江湖
茶桌虽小,却能看到人生百态。常来的几位老茶客各自有各自的偏好:张老师只爱岩茶,说那股岩骨花香最耐品;李医生却钟情绿茶,每年春茶上市都要囤上好几斤;最有趣的是开网店的小王,二十出头却迷上了老普洱,说喝惯了之后,饮料都嫌太甜。
他们在茶桌上一坐就是半天,聊茶也聊生活。有时说说孩子上学的事,有时聊聊工作上的烦恼,更多时候就是安静地喝茶。在这种氛围里,再急躁的人也会慢慢静下来。青铜峡品茶喝茶工作室就这么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落脚点。
老板泡茶时很少说话,但每个动作都在传递着对茶的了解。水温、出汤时间、茶具选择,他都把握得恰到好处。有次我问他:"这套功夫练了多久?"他笑着摇头:"哪有什么功夫,就是泡得多了,手自己就记住了。"
说得轻巧,可我看他给不同客人泡茶,手法都有微妙差别。给老茶客泡茶,出汤会慢些,让茶汤更浓郁;给新茶客泡茶,就会快一点,怕他们嫌苦。这种体贴,大概就是青铜峡品茗茶艺工作室最让人留恋的地方。
茶凉了再续,人来了又走,不变的是这里始终弥漫的茶香和温情。有时候觉得,这座城市里能有这么个地方,真是件挺幸福的事。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,就是想喝了,推门进来,总能喝到一杯恰到好处的茶,遇到几个能聊上几句的人。这大概就是生活里的小确幸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