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祥同城快约一夜,钟祥同城速约一晚情
这几天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钟祥同城快约一夜”这样的信息在眼前晃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心里还咯噔一下,现在倒是见怪不怪了。咱们这个小城,什么时候也开始流行起这种快节奏的交友方式了?
晚上跟几个老同学在大口烧烤摊喝酒,聊起这个话题。柱子撸着串含糊不清地说:“现在谁还耐烦慢慢聊微信啊,都图个方便。”他掏出手机晃了晃,“你看,就这个钟祥同城速约一晚情,附近的人一搜一大把。”
从饭局到牌局的变化
记得前几年,大家约局都是正经八百的。要么是提前两叁天约饭,要么是组个麻将局。现在倒好,直接就是晚上八九点发消息:“出来坐坐?”什么意思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这种变化,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。
我家楼下便利店的老王,前几天还跟我吐槽。说他店里半夜来买烟的年轻人,十个里有八个在刷这类软件。“都是冲着钟祥同城快约一夜来的,”老王摇摇头,“这世道,变得快啊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速食一样的交友方式,真的能找到靠谱的人吗?我有个朋友试过,见面叁次就没了下文。问起来,他只说“没意思,聊不来”。可既然聊不来,当初为什么要约呢?
也许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相处模式吧。先见面,再看合不合适。跟咱们那会儿正好反过来,咱们是先聊着,觉得合适才见面。
深夜的烧烤摊见闻
上周五凌晨一点,我在城河路那家24小时营业的牛肉面馆吃宵夜。隔壁桌坐着一对男女,看样子刚认识不久。女的在翻手机,男的有点局促地搓着手。听着他们断断续续的对话,大概就是通过某个本地交友平台认识的。
“你也喜欢看悬疑片啊?”男的没话找话。
“还行吧,”女的头都没抬,“最近没什么好片子。”
这种尴尬的场面,我在不同的夜宵摊见过不止一次。有些人明明面对面坐着,却各自玩着手机。所谓的钟祥同城速约一晚情,到最后往往变成了相对无言的尴尬。
不过也不是全都这样。对面桌就有一对聊得热火朝天的,从电影聊到旅游,从美食聊到人生理想。那个姑娘笑得很开心,眼睛都眯成了月牙。看来,速约也能遇到投缘的人?
老板给我上面的时候,悄悄说:“这年头,年轻人谈恋爱跟点外卖似的,讲究个快字。”我笑了笑,没接话。心里却在想:感情这种事,真的能像外卖一样,下单就送到吗?
说到底,不管是钟祥同城快约一夜,还是其他什么方式,都只是认识的途径罢了。重要的是见面之后,两个人能不能处得来。方式再新潮,最后还是得回归到最老套的相处上去。
现在的人啊,都太着急了。急着认识,急着发展,急着确定关系。可感情这东西,偏偏最急不得。就像煲汤,火候不够,味道就出不来。
写到这儿,我忽然想起十年前在护城河边散步的日子。那时候约姑娘,得提前一个星期写信,约好时间地点。见了面,也就是沿着河岸慢慢走,说些无关紧要的话。现在想想,那种慢悠悠的感觉,其实也挺好的。
当然了,时代在变,交友方式也在变。说不定再过十年,现在的这些方式也会被更新的取代。但不管怎么变,人对真诚交流的渴望,应该永远不会变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