漯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后街游玩现状如何
前两天和朋友聊天,突然聊起漯河女子学院后街。她问我:"你说现在后街那边还可以玩吗?"这一问倒让我愣住了——是啊,好一阵子没去,那条曾经热闹的小街现在怎么样了?
带着这个疑问,我特意挑了周末下午去转了转。刚走到街口,就看见几家熟悉的奶茶店还在营业,虽然店面换了些装饰,但那熟悉的甜香味依然飘荡在空气中。叁五成群的学生坐在店外的遮阳伞下,有说有笑地喝着奶茶。这场景让我想起从前,我们也是这样在这儿消磨周末时光的。
那些熟悉的老店
往里走,那家卖鸡蛋灌饼的小摊还在老位置。摊主大姐认出了我,一边熟练地翻着饼,一边笑着说:"好久没见你了!"咬一口热乎乎的灌饼,还是原来的味道,酥脆的饼皮裹着鲜嫩的鸡蛋,配上特制的酱料。这种感觉,就像遇见老朋友一样亲切。
旁边那家文具店倒是扩大了不少,以前只能挤进去两叁个人,现在把隔壁也租了下来。店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文具,还添了不少小饰品和文创用品。几个女生正在挑选贴纸和手账本,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个图案更好看。
不过我也注意到,确实有些店铺换了招牌。那家我们以前常去的书店,现在变成了一家麻辣烫。老板是个爽朗的东北人,一边往锅里加料一边说:"学生们就爱这口,热乎乎的,便宜又管饱!"店里坐满了人,看来生意确实不错。
新旧交替的街景
再往深处走,发现多了几家挺有意思的小店。有家手作饰品店,老板娘正低头串着珠子;还有家猫咖,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几只慵懒的猫咪在晒太阳。这些新店铺给后街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,既保留了学生街的特色,又多了几分文艺范儿。
路过那家老字号的煎饼果子店时,排队的人还是那么多。等待的间隙,听见前面几个学生在讨论晚上去哪吃饭。一个说想去新开的那家烤鱼店尝尝,另一个却说还是习惯去常去的那家米线店。看来,后街的餐饮生意依然红火,既有新鲜血液注入,也有老店屹立不倒。
天色渐晚,路灯亮起。后街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温馨,各色招牌的灯光交织在一起,照着来往的行人。卖糖炒栗子的大爷开始收摊,旁边的烧烤摊却刚刚摆开阵势。这种日夜交替时分的后街,总是别有一番韵味。
我在街口的长椅上坐了会儿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。有刚下课的学生,有约会的小情侣,也有像我来怀旧的往届生。虽然有些店铺换了,但后街那份热闹、亲切的感觉还在。它就像个老朋友,虽然容颜略有改变,但骨子里的气质始终未变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买了杯奶茶。店员笑着说现在可以扫码点单了,下次来之前就能先下单。这让我不禁感慨,后街也在跟着时代一起进步啊。虽然形态在变,但它始终是学生们课余休闲的好去处,是大家记忆中那个温暖而有趣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