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州同城饮茶,彭州本地茶友相聚
这两天整理书房,翻出一包朋友送的老茶,忽然就想起好久没跟老张他们碰头了。正琢磨着,手机嗡嗡一震,巧了,正是老张发来的消息:“周末老地方,彭州同城饮茶,来不?”我对着屏幕就笑了,这大概就是老茶客之间的默契吧。
我们说的“老地方”,是彭州老城区巷子里的一家小茶馆。门脸不大,招牌上的字都褪了色,但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,茶香混着旧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,心里立刻就踏实了。老板是老张的发小,我们叫他吴哥,他总能把彭州本地茶友相聚的场合安排得妥妥帖帖。
茶香里的闲话家常
周末下午,我到的时候老张已经在了,正摆弄着他新淘来的紫砂壶。李姐拎着一袋自家炒的瓜子进来,人还没坐下声音先到了:“哎呀,路上堵的,我这着急的……”王老师还是老样子,不声不响地坐在角落里,捧着本《茶经》看得入神。
吴哥给我们泡的是本地的青山绿水,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,嫩绿的芽叶慢慢沉底,挺好看的。老张抿了一口,眯起眼睛:“这茶可以,回甘不错。”李姐接话:“比上回那个强,那个太涩了。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从茶味聊到最近的天气,又扯到孩子上学的事。这种闲聊没什么主题,但特别放松,像是在茶香里给自己的心情放了个假。
说来也怪,在别的地方喝茶,总觉得少了点味道。大概只有在这样的彭州同城饮茶场合里,听着熟悉的乡音,聊着接地气的话题,那杯茶才喝得出真正的滋味。
不经意间的收获
聊得正欢时,王老师合上书,轻轻说了句:“你们发现没,咱们彭州人喝茶,就爱这么聚着喝。”他这么一说,我倒想起来,确实,小时候见爷爷那辈人喝茶,也是叁五成群,一泡就是一上午。
老张给我们续上水,讲起他前天在乡下收到一把老锡罐的经历。“那家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,就看我喜欢茶,非要送给我。”他摇摇头,“我说不行不行,最后还是硬塞了钱。”李姐笑他:“就你实诚,不过这样睡得踏实。”这话引得大家都笑了。
每次这样的彭州本地茶友相聚,总能在谈笑间学到点什么。可能是王老师随口说的茶知识,可能是老张分享的淘货经验,也可能是李姐说的家长里短里的人生智慧。这些零零碎碎的收获,比正儿八经上课来得有意思。
窗外天色渐暗,吴哥点亮了屋檐下的灯笼。老张提议下周末去尝尝新开的茶餐厅,李姐立刻开始打听那家的点心怎么样。我捧着已经淡了的茶杯,看着杯底舒展开的茶叶,心里忽然很平静。这样的下午,简单,却让人惦记。
走出茶馆时,晚风带着点凉意。老张拍拍我肩膀:“下回把我那饼老普洱带来,咱们好好品品。”我点头说好,心里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彭州同城饮茶了。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味道吧,在茶香氤氲中,与投缘的人共享一段悠闲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