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峡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,青铜峡微信快餐500货到付款
青铜峡这地方不大,但最近总听人念叨什么微信上找快餐的事儿。那天在老街拐角买烟,隔壁修车行小刘凑过来递了支兰州,压着嗓子问我:“哥,你听说过那个么...微信上搜500块,人到付款的。”我捏着烟愣了半天,这年头连叫份盒饭都整得跟特务接头似的。
回家路上我琢磨着,这“人到付款”听着倒是新鲜。往常都是先扫码再吃饭,现在改成见着热乎饭菜再掏钱,心里确实踏实些。可转头又想,万一是预制菜加热的呢?这五百块花得值不值,还真得掂量掂量。
巷子深处的电动车
上周叁下班晚,看见巷口停着辆满载保温箱的电动车。送餐小伙裤腿上沾着油点子,正蹲在马路牙子上划拉手机。我瞥见他微信聊天界面闪着“青铜峡微信快餐500货到付款”几个字,忍不住搭了句话:“兄弟,这五百的套餐都啥菜色啊?”小伙咧嘴一乐:“青花瓷盛的红烧黄河大鲤鱼,配上八宝茶,主厨以前在银川涉外酒店掌勺哩!”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要真像他说的这个规格,五百块在市区酒店连条野生鲤鱼都买不着。可转头看见保温箱边角磨得发白,又犯起嘀咕:用青花瓷装外卖的馆子,能让员工骑这么破旧的电驴?
后来在社区菜场遇见开过饭店的王婶,她边挑茼蒿边撇嘴:“啥五百套餐,后厨都是我当年雇的帮厨!所谓秘制酱料,不就是批发市场二十斤装的成品酱?”她甩甩手上的水珠,“不过现在年轻人就吃这套,包装盒印得跟宫里的食盒似的,价钱翻叁倍都有人买单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城南张二哥的遭遇。他上个月给老丈人祝寿,真订了份“青铜峡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”的宴席。六个菜送来时还烫手,可糖醋里脊咬开全是冷冻货,翡翠虾仁用的竟是淀粉制的素虾。老爷子当时没说什么,隔天却在家庭群里转了篇《如何识别预制菜》的推文。
如今再琢磨这事,倒觉得挺有意思。你说这些搞微信快送的,把心思都花在仿古食盒、手写菜单这些门面功夫上,后厨反倒用着九块九的料理包。就像咱青铜峡黄河岸边的沙雕展,远看挺气派,凑近了才发现是拿模板扣出来的。
前几天路过新开的社区食堂,看见墙上的价目表忍不住笑了。同样的红烧鲤鱼这里卖九十八,装在不锈钢盆里冒着热气,厨师老马系着围裙在明档灶台前颠勺。突然觉得,或许我们缺的不是 fancy 的外卖服务,而是找回当年厂区大食堂那种,掀开帘子就能看见锅气的生活劲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