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附近学生约六盘水一百一次
那条消息总在眼前晃
昨晚刷手机的时候,一条消息又在屏幕上跳了出来。“六盘水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。说实话,这种消息最近见得不少,格式都差不多,有时候是“附近学生约六盘水一百一次”,有时候字词顺序调换一下,但意思都指向同一个。每次看到,我心里都会咯噔一下,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。
我有个表弟就在六盘水读大学。看到这种消息,难免会联想到他。这小子平时挺老实的,家里给的生活费也足够。但万一呢?万一他遇到什么难处,或者单纯被朋友带偏了,看到这种来钱快的事,会不会动心思?这可不是去奶茶店打工,一小时十几块。这数目,对还没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,诱惑力不小。
我试探着给表弟发了条微信,问他最近怎么样,钱够不够花。他回得很快,说刚做完兼职家教回来,赚了一百块,虽然累但挺踏实。我盯着屏幕,松了口气,可心里那块石头没完全落地。因为我清楚,不是所有学生都像我表弟这么运气好,能找到正经兼职。
想想看,发布这些信息的人,恐怕就是抓住了学生们的这种处境。需要钱,可能因为恋爱开销,可能想换个新手机,或者仅仅是同学间的攀比让人透不过气。正路子来钱慢,这种“六盘水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的捷径就显得格外扎眼。它像是个诱饵,明晃晃地摆在那里。
我有个朋友在社区工作,他提起过这事,直摇头。他说这类“附近学生约六盘水一百一次”的信息背后,水太深了。学生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交易,但一脚踏进去,后面会发生什么,根本由不得自己。可能被拍照录像,可能被威胁着一次又一次地做下去,最后完全脱不了身。
这让我想起以前租房时遇到的事。有个学生模样的邻居,总是昼伏夜出,眼神躲躲闪闪。后来突然就搬走了,听房东说是惹上了麻烦。现在回想,他会不会就是被类似的信息给套住了呢?当时没太在意,如今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,后背有点发凉。
说到底,这一百块钱像个镜子,照出了一些不那么好看的东西。它照出了学生可能面临的经济窘迫,也照出了社会上那些盯着学生群体、利用他们单纯和急迫心理的人。而“六盘水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这种信息,就像病毒一样在各个角落里复制、传播,今天在这个平台,明天在那个群聊,防不胜防。
也许有人会说,这都是你情我愿的事。但真是这样吗?当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,和那些深谙世故的人做这种交易,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可言。那一百块,买走的可能远不止一次服务,而是一个人的安心和正常的未来。
窗外的六盘水,这会儿应该渐渐凉快下来了。学生们可能刚下课,叁叁两两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。我希望他们看到的,是夕阳的美,是朋友的微笑,而不是手机屏幕上那些闪烁的、带着陷阱的信息。真希望有办法能让“附近学生约六盘水一百一次”这种话术彻底消失,让学生们的天空能干净一点,再干净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