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州品茶喝茶工作室,宜州茶艺休闲工作室
宜州这地方,不知道你去过没有?走在老街上,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,像是这座小城自带的背景音乐。说来也巧,我上周路过城东,恰好就发现了这家宜州品茶喝茶工作室。
推开木门,风铃叮当作响。店里没有过分精致的装修,原木茶桌磨得发亮,墙上挂着几幅本地画家送的墨竹。最妙的是靠窗的位置,阳光透过竹帘洒进来,在茶海上留下斑驳的影子。店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,正不紧不慢地烫着盖碗,见我来也不急着招呼,只是笑着指了指墙边的茶架:“先看看,遇上合眼缘的再说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“我们这儿啊,不像外面的奶茶店那么热闹。”店主老陈提起水壶,水流划出柔和的弧线,“来的多是老街坊,也有专门找来的年轻人。有人图个清静,有人想学点茶道,还有个程序员每周都来,说闻着茶香代码都写得顺溜。”他边说边推过来一盏凤凰单丛,蜜兰香缓缓升起,像把整个午后都染甜了。
坐在斜对面的李阿姨是常客,她捧着白瓷杯朝我眨眼:“小陈这儿有意思,同样的铁观音,春天喝和秋天喝能尝出两般滋味。上周我女儿考试前紧张得睡不着,带来喝了半小时茶,你猜怎么着?当晚就睡踏实了。”
其实想想,现在满大街的网红奶茶店,叁十秒就能拿到一杯加满料的饮品。但在这里,光是等着水烧开、看着茶叶舒展就要一刻钟。可偏偏是这慢下来的工夫,让人莫名觉得,日子原来可以过得这么扎实。
另一个好去处
要是沿着青衣江往南走,还会遇见宜州茶艺休闲工作室。第一次去时我挺惊讶,这里居然把茶席摆在了梧桐树下。秋风拂过,偶尔有叶子飘进茶盘,茶艺师小陆也不拂去,笑着说这是“自然的茶点”。
他们最近在办“月光茶会”,每晚七点在庭院里支起茶桌。上次去正赶上泡陈年普洱,暗红色的茶汤盛在素白杯里,抬头就能看见半轮月亮。有个穿汉服的姑娘在弹古琴,琴声断断续续的,反而显得夜更静了。
记得有个做设计的小伙子说,他总在创意枯竭时过来。不喝茶,就看着小陆行云流水地冲泡:“那些动作看了上百遍,可每次看她注水出汤,还是能想出新鲜点子。”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,或许茶道本就不是什么高深学问,就是找回专注当下的能力罢了。
这两家店相距不过二里地,却像约好了似的,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同样的茶香。现在人总说“生活需要仪式感”,我倒觉得,不如说是需要这么个地方,能安安静静地和自己待会儿。下回你要是来宜州,真该去坐坐——当然,得带着不着急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