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车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8:48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台后院的另一面

每次从东方火车站出来,我总会被那条正对着站口的小巷子吸引。你说怪不怪,人潮在这儿打了个漩儿,就分成了两股。绝大多数人涌向广场,钻进出租车或者地铁,急匆匆地奔向下一站。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,脚步一拐,就溜达进了那条“东方火车站对面的巷子”。我就属于后者。

巷子不宽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墙皮斑驳,晾衣竿从这头伸到那头,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裳,风一吹,就跟万国旗似的哗啦啦响。这“邻近车站的小巷”像个倔强的老头,硬是在这片日益现代化的区域里,保留着自己的一套生活节奏。火车站的广播声传到这里,已经变得模糊,像是另一个世界传来的背景音。

巷口有个修鞋的大爷,他的摊位仿佛一个地标。我偶尔会在他那儿坐坐,看他慢条斯理地给一只脱了线的皮鞋上线胶。他不用抬头就知道是火车到站了,还是列车离站了。“听惯了,”他笑着说,“这巷子里的人,耳朵都尖。”他的话让我觉得,这条“邻近车站的小巷”和那座宏伟的建筑之间,有种看不见的脉动连着,一个输出,一个容纳。

再往里走,烟火气就更浓了。卖早点的大妈永远记得老主顾的口味:“李师傅,今天还是俩肉包不加葱?”支着象棋摊的大爷们,能为了一步棋争上半天,旁边看的人比下的人还着急。这里的时间仿佛走得慢一些,和几十米外那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火车站比起来,简直是两个极端。可你说它落后吧,它又那么真实,那么有温度。

我有时候想,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往这条东方火车站对面的巷子里钻呢?大概是因为,在这里能看到生活最本来的样子吧。火车站代表着出发和到达,是故事的序章和终章;而这条巷子,就是故事本身。它不讲什么大道理,就是一日叁餐,邻里琐事,是滚烫的油锅和喧闹的人声。

有一次,我碰见一个刚下火车的年轻人,拖着巨大的行李箱,茫然地站在巷口。一位买菜回来的阿姨停下脚步,主动给他指路,临了还从菜篮子里拿出个橘子塞给他,说:“刚下车,润润喉。”年轻人愣在那儿,半天没说出话。那一刻我觉得,这条巷子不只是一条路,它更像这座城市伸出的第一只温暖的手。

天色暗下来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那些窗户里透出的光,不像写字楼的灯光那么冰冷,是带着暖意的黄。炒菜的香味飘出来,夹杂着家长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喊声。我慢慢往外走,身后的巷子渐渐安静,而前方的火车站依旧灯火通明,迎来送往。我回头又看了一眼这条东方火车站对面的巷子,它静静地卧在那里,像一个秘密,藏在高楼与轨道的缝隙里,固执地守护着一种快要被遗忘的、热乎乎的人间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