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兴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方的小巷道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9:15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午,我站在东兴火车站出口,阳光斜斜地打在脸上。回头望了一眼这座熟悉的建筑,突然想起朋友提过车站后面有些老巷子,便绕了过去。

转过车站围墙的拐角,仿佛跨过了一道无形的界限。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了一下——现代化车站的喧嚣像是被按了静音键,一条窄窄的小巷道安静地躺在两排老房子中间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的青苔绿得深沉,一切都慢了下来。

巷子里的日常

往里走几步,就能闻到老房子特有的木头味道。几位老人家坐在门前的竹椅上摇着蒲扇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粤剧。有个阿姨在门口摘菜,看见我这个生面孔,抬头笑了笑:“来找人的?”

我说随便走走,她也就不多问,继续手上的活儿。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人很舒服。

越往深处走,越能感受到这条小巷道的特别。晾衣绳横跨在两栋楼之间,挂着各色衣裳,在微风里轻轻摆动。窗台上摆着几盆茉莉花,白色的花朵开得正好。偶尔有自行车铃铛“叮铃铃”地响过,骑车的年轻人灵活地穿行在窄巷里。

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

说真的,站在车站后方的小巷道里,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——明明和现代化的火车站只隔着一堵墙,却像是走进了另一个时空。这边是慢悠悠的生活,那边是匆匆的旅途。

路过一家小卖部,木头招牌上的字已经褪色,但还认得出来。老板正和邻居下象棋,看见我来买水,不急不忙地起身。冰柜是那种老式的,打开时还会冒白气。我拿了瓶水,他找钱时动作慢条斯理,却让人莫名地安心。

“这条巷子有些年头了吧?”我试着搭话。

老板推了推老花镜:“我爷爷那辈就在这儿了。以前这一片都是这种巷子,现在嘛...”他没说完,只是笑了笑。那种笑容里,藏着太多说不清的东西。

往巷子尽头走去,能看见几栋老房子正在翻新。脚手架搭在斑驳的墙面上,新旧交织的画面格外引人深思。有个老师傅在修补木窗,刨花卷曲着落在地上,散发出好闻的木香。

“这些老窗户还能用?”我好奇地问。

老师傅头也不抬:“好东西经用着呢,修修还能用几十年。”他轻轻抚过窗棂,“现在的材料,反倒没这个结实。”

夕阳开始西斜,把整条东兴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染成了金黄色。这时候的巷子最好看——炊烟袅袅升起,饭菜的香味飘散开来,下班回家的人多了起来,互相打着招呼。小孩在巷子里追逐嬉戏,笑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。

我慢慢往回走,又经过那个摘菜的阿姨家门口。她正在收衣服,看见我便说:“要走了?这条小巷道啊,白天晚上两个样。晚上灯笼一亮,才最好看。”

这句话让我心里一动。或许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奏,就像这条小巷子,它不急着追赶什么,只是按照自己的步调,一天一天地过着。

回到车站前广场,人声车声再次扑面而来。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拐角——它还在那里,安静地守护着墙后的世界。这条东兴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像城市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却藏着最真实的生活滋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