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怀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学院后街现在还能游玩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17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刷朋友圈,总能看到有人问仁怀女子学院后街还能不能去玩。说真的,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咯噔一下,毕竟那条街装着我们多少人的青春啊。

上周路过时特意绕过去看了看。傍晚五点多,巷口卖鸡蛋仔的阿姨刚出摊,黄油混着牛奶的甜香顺着风飘过来。几个穿着校服的女生围在摊位前,叽叽喳喳讨论要加芝士还是巧克力酱。这份热闹劲儿,和记忆里的样子重迭在一起。

那些年我们一起逛过的店

往里走二十米,那家叫“拾光”的文具店还开着。玻璃门上贴的卡通贴纸换了一茬,但老板娘养的多肉植物依然摆在窗台。记得以前总爱来这里买手账贴纸,和闺蜜一挑就是半小时。现在店里多了些文创周边,几个女生正对着新到的盲盒笔犹豫不决。

再往前是“旧时光”书店,老板还是那个戴黑框眼镜的大叔。书架间新增了几把椅子,有人坐在那儿安静地翻书。门口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:“新到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,会员可借阅”。这种慢悠悠的氛围,在别处还真不容易找到。

转角处的奶茶店换成了连锁品牌,但招牌芋圆还是原来的配方。穿着学院制服的两个女生坐在高脚凳上,吸管搅动着杯子里的珍珠。“明天解剖学笔记借我抄下呗?”“那你得请我喝芝士葡萄。”

要说最大的变化,可能是后街尽头新开了家猫咖。隔着玻璃就能看见布偶猫在吊床上打盹,银渐层追着逗猫棒上蹿下跳。这家店开业不到叁个月,已经成了同学们课后放松的好去处。

走着走着遇到以前常去的麻辣烫摊子。老板娘认出我来,边烫豆皮边唠嗑:“现在学生都爱点微辣,不像你们那会儿,个个要特辣。”她记得我总爱多加一份魔芋丝。这种被记住的感觉,突然让人鼻子发酸。

天色暗下来,串灯在槐树枝桠间亮起。乐器行传来断断续续的吉他声,是《晴天》的前奏。露天座位上,几个女孩分享着刚买的章鱼小丸子。后街的夜晚刚刚开始,而这种鲜活的生活气,恰恰是最打动人的。

其实要说仁怀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还能游玩吗,答案就藏在这些细节里。它或许不像新兴商业街那样时髦,却保留着独特的学院气息。那些开了十年的老店,熟悉的小吃味道,还有永远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,都让这条街依然值得一来。

下次有人问起,我会告诉他:挑个傍晚来走走,买份热乎的鸡蛋仔,在书店翻几页书,看看猫咖里打滚的小家伙。你会发现,这条街还在用它的方式,温柔地守护着每个人的少女时代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