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威喝茶上课群,武威茶艺学习交流圈
最近刷手机时,总能看到武威喝茶上课群的讨论。这个群里的人既不聊八卦也不发广告,整天琢磨的都是怎么把茯茶煮出琥珀色,或是去哪儿找老茶饼。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我上周偶然加入后,居然跟着群友学会了用本地红枣配普洱的窍门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是在古城墙边的茶室。木桌上摆着叁才杯,青瓷茶海冒着热气,有位大姐正教大家闻香。她说在武威喝茶上课群待久了,连孩子都学会辨认生普熟普的区别。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煮的罐罐茶,现在年轻人里还保留这习惯的,确实不多了。
当茶香遇见书香
群主老周是中学历史老师,总爱在茶席间讲凉州故事。有次他带来明代茶马古道的地图,我们边喝砖茶边听商队传说。这种把文化泡进茶汤的方式,让武威茶艺学习交流圈变得特别有意思。后来群里陆续来了书法老师、古琴爱好者,有时喝着茶突然就开始临帖弹曲,那场面比直播带货好看多了。
上个月新来的姑娘小马分享了件趣事。她按群里教的醒茶方法伺候老爹的珍藏,结果老爷子发现茶汤更醇厚后,主动把收藏多年的龙凤团茶拿出来给大家品鉴。现在每次线下聚会,都能见到这对父女带着茶具准时出现。
其实最打动我的不是茶艺多精妙。有回暴雨天只有五个人到场,我们围炉烤着枣子讨论《茶经》,窗外雨声哗啦啦,壶里茶香暖融融。那种感觉就像回到小时候的炕头,只不过现在陪伴的是因茶结缘的新朋友。
最近群里在筹备茶席设计比赛,听说要用祁连山的雪水泡本地的玫瑰花茶。虽然我还在纠结该用盖碗还是紫砂壶,但光是想到能见识那么多创意就让人期待。如果你也对这些感兴趣,不妨找个午后试试煮茶读书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