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泄火的小巷子,南充老街的烟火角落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8:46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小巷子藏在南充城东头,我打小就知道有这么个地方。说是个巷子,倒不如说是两排老房子挤出来的缝儿,窄得连叁轮车都得斜着身子过。

巷口常年飘着股复合香味——张嬢家的花椒面、李叔摊子上的烤苕皮,还有老陈那锅永不熄灭的骨头汤。每回拐进这条南充泄火的小巷子,就觉得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舒坦了。

巷子里的活色生香

下午四点半准时出摊的张嬢,边颠锅边跟熟客唠家常:“今天娃儿考试又不及格,气得我多给他碗里加了两勺辣椒!”油锅里滋啦作响的狼牙土豆,裹着她特调的二十多种香料,吃一口能让人舌尖跳舞。隔壁修鞋的王大爷常念叨:“有啥烦心事,来张嬢这儿吃碗土豆,保准啥火都泄干净了。”

巷子中间的理发店还保持着上世纪的模样。老式转椅,手推子嗡嗡响,五块钱一位。老师傅不着急剪头,先给你按十分钟肩膀:“年轻人,颈椎硬得跟钢筋似的。”剪刀在发间游走时,他会慢慢讲这条巷子的变迁——哪家孩子考上了大学,哪户老人前些天走了。理完发对着镜子一看,嚯,精神多了。

最绝的是巷尾老陈的汤锅摊。煤炉子上蹲着个锑锅,从早炖到晚,汤色奶白奶白的。老陈说这锅汤传了叁代人,往里加的都是寻常药材,可喝起来就是不一样。常有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年轻人,下班后来这儿要碗汤,独自坐在小凳子上慢慢喝。有天我听见他打电话:“妈,没事,工作上的不顺心...喝完这碗汤就好。”

这条南充老街的烟火角落啊,白天是街坊邻居的社交场,晚上就成了城里人的慰藉处。它不像网红打卡地那样光鲜亮丽,却有种实实在在的温暖。

住巷口的刘奶奶今年九十了,每天还坚持坐在门前扎笤帚。她说这些年看着多少人在巷子里来来回回,有的皱着眉头进来,舒展开眉头出去。“人活着不就是图个心安嘛。”她慢悠悠地绑着高粱秆,“在这儿坐久了就明白,再大的火气,也熬不过一锅老汤的时间。”

昨晚又路过那条巷子,看见几个年轻人围坐在小桌前吃烧烤。啤酒瓶倒了一地,说话声时高时低。突然有人笑起来,笑声在巷子里回荡,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。我忽然觉得,这条巷子就像城市的减压阀,用最朴实的方式,安放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。

或许再过些年,这样的巷子会越来越少。但至少现在,当你需要找个地方静静,或者想卸下满身的疲惫,拐进这条南充泄火的小巷子,总能在某个角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慰藉。热气腾腾的食物,熟悉的乡音,还有那些不打烊的灯火,都在轻声告诉你——生活嘛,慢慢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