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马店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驻马店附近200元的爱情还有吗
昨天刷朋友圈,看到有人在问驻马店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。这话看着有点扎心,我盯着手机愣了好一会儿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十年前我表哥在驻马店打工,那时候他谈了个对象,两人最常做的事就是揣着两百块钱去市区闲逛。吃碗热干面,看场特价电影,剩下的钱还能买两杯奶茶。表哥常说,那时候的感情特别纯粹,口袋里钱不多,可心里特别踏实。
那些年的简单幸福
记得有次去表哥租的房子做客,不到二十平的单间,他俩却收拾得温馨整洁。女生用彩纸折了一串千纸鹤挂在窗前,风吹进来飘飘摇摇的。表哥说那个月他省下买烟的钱,给女朋友买了条围巾,正好花了一百八。女生嘴上说他乱花钱,可那年整个冬天都围着那条围巾。
现在想想,那时候的200块钱,承载的不仅仅是消费能力,更像是一种心意。钱多钱少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人愿意把有限的东西分你一半。
前几天打车,司机师傅听说我在写这个话题,突然就打开了话匣子。他说他和他老婆就是200块钱的爱情过来的。“那会儿在驻马店郊区厂里打工,每个月发工资那天,我就揣着200块带她去吃烧烤。现在开网约车收入多了,可再贵的餐厅,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儿了。”
现实与理想的距离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物价确实不一样了。昨天我去驻马店市区转了转,电影票七八十,两个人随便吃个饭就得小两百。这么一算,200块钱确实不经花。
但我又在想,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不该用金钱来衡量?楼下卖早餐的王姐两口子,每天凌晨叁点起床和面,忙到中午收摊。有次看见王姐丈夫偷偷在她围裙口袋里塞了支口红,王姐发现后嗔怪地拍了他一下,那眼神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。这支口红可能还不到200块,但那份心意,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。
隔壁小区有对老夫妻,退休金不高,可每天傍晚都牵着手在小区散步。老爷子会摘路边的野花给老伴,老太太就笑着别在衣襟上。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过过什么奢侈的生活,但这份相守,难道不是爱情最本真的样子吗?
驻马店这些年发展挺快,高楼一栋栋建起来,工资水平也慢慢上去了。但人心里的那份情感需求,好像从来就没变过。
昨天在微博上看到这个话题,底下评论挺热烈。有个年轻人说,现在约会成本高,200块钱确实不够用。但马上有人回复他:“真感情从来不是用钱堆出来的,我媳妇当初就是看上我骑电动车接她下班时,总会多带件外套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大学同学小刘。他在驻马店开了家小书店,收入一般,但和女朋友感情特别好。有次我去他店里,正看见他女朋友在整理书架,小刘在旁边给她打下手。午后阳光照进来,两人有说有笑,那画面比什么偶像剧都真实动人。
所以你说驻马店附近200元的爱情还有吗?我觉得答案不在别处,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。可能是雨天共用的一把伞,可能是深夜留着的一盏灯,也可能是生病时递到手里的一杯温水。
现在的人总把爱情想得太复杂,其实它再简单不过——就是两个人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。无论时代怎么变,这份真心永远都不会贬值。
夜深了,窗外还有零星的灯火。或许就在某个亮着灯的窗户后面,正有人用自己方式,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,简单却温暖的爱情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