桦甸学院外援女,桦院外援女生风采
今天在食堂吃饭时,听见隔壁桌几个学妹在聊排球赛的事。"那个穿蓝色运动服的女生扣球太帅了!听说不是我们学校的?"另一个女生咬着吸管接话:"你说的是不是桦院外援女生?就是上周四那场友谊赛..."
说来也巧,我正好认识这位被称为"桦院外援女生"的姑娘。她叫林晓,是隔壁财经大学体育系的高材生。第一次见到她训练是在上个雨天,体育馆里就我们几个人。她正反复练习发球动作,马尾辫随着起跳的动作在空中划出利落的弧线。
一场意外的友谊赛
记得她刚来我们学校那会儿,其实引起过不少讨论。有人觉得请外援有点丢面子,毕竟自家队伍实力还不够强。但王教练有他的考虑:"咱们需要的是学习机会,看看真正专业的选手是怎么打球的。"这话确实在理,林晓来的这一个月,整个队的配合意识明显不一样了。
上周四那场比赛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。第叁局打到24平的关键时刻,林晓突然做了个出乎意料的决定——她把最后一次进攻机会让给了大二的李萌。要知道,在那之前李萌因为失误已经紧张得手心冒汗了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那个平时总爱脸红的小姑娘,居然打出了全场最漂亮的斜线球。
赛后我在更衣室外听见她们的对话。"晓晓姐,你刚才为什么..."林晓一边擦汗一边笑:"我看准了那个空当特别适合你的打法。再说了,"她眨眨眼,"你平时训练那个角度的球成功率可是百分之九十八呢。"
这话让我忽然明白了什么。桦甸学院外援女这个身份对她来说,从来不只是来当个"外援"这么简单。她每天都在观察每个队员的特点,记得大家的训练数据,甚至会根据每个人的习惯调整传球节奏。
现在训练场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林晓会在休息时拉着队员看比赛录像,指着屏幕说"这个位置如果换成小雯会不会更好";也会在雨天给大家带自家熬的姜茶;更会在比赛时毫不犹豫地把关键球传给位置更合适的队友。
说来挺有意思的,现在提起"桦院外援女生",大家最先想到的已经不是"外校请来的帮手",而是"我们队的晓晓"。这种转变不是靠几场胜利赢来的,而是在每个清晨六点的晨跑里,在每次加练到路灯亮起的夜晚里,慢慢积累起来的信任。
前两天经过排球场,看见林晓正手把手教新入队的学妹垫球技巧。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球落地的声音和笑声混在一起。我忽然觉得,有时候一个人的价值,真的不在于她来自哪里,而在于她愿意把哪里当作自己的地方。
下个月的校际联赛就要开始了,不知道这支悄悄成长的队伍会带来怎样的表现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比赛结果如何,这群姑娘已经收获了比胜负更珍贵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