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女子学院附近茶馆小憩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23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鞍山女子学院的后街,总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。尤其是转角那家叫“清茗阁”的小茶馆,成了我这些日子最爱溜达的地方。

第一次推门纯属偶然。那天下午刚陪朋友在附近办完事,嗓子干得冒烟,一抬头就看见这家门脸不大的茶馆。木招牌被雨水冲刷得有些发白,倒是窗台上那几盆绿萝长得正旺。推门时铃铛“叮铃”一响,老板娘从柜台后抬起头,手上还拎着把铜壶。“来啦?”她笑着招呼,好像我是常客似的。

店里的茶香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。后来熟了才知道,老板娘特意把茉莉花茶和铁观音分开放,说这两种茶性子不合,搁一块儿串味。她边说边给我沏了杯今年的雨前龙井,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开,像刚睡醒的懒腰。

这里的慢时光

常来的大多是附近的学生。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总坐在靠窗位置,面前摊着本书,手边的茶能从下午喝到傍晚。有回她忘了带钱包,我顺手帮她付了茶钱,这才聊起来。原来她是女子学院大四的学生,正在这儿准备考研。“别的地方太吵,图书馆又太静,”她说,“在这儿看书刚好,偶尔发发呆,看看街景,效率反而高。”

确实,这条后街不宽,但总有叁两行人慢悠悠地走过。隔壁面包店飘来的香气,对面文具店进出的学生,都成了喝茶时的背景。老板娘偶尔会过来添水,顺便聊两句天气,或者说说最近新到的茶叶。有次她推荐了款凤凰单丛,说是带着天然的山韵蜜味。我尝了尝,果然不同,那股花香在嘴里慢慢化开的感觉,让人想起老家后山的茶园。

最让我意外的是,这条看似普通的后街,竟藏着好几家这样的茶馆。从“清茗阁”往西走五十米,有家更小的店,只卖叁种茶,却总是坐满人。再往前,新开的融合茶室把传统茶和现代装饰混搭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看来在这鞍山女子学院附近茶馆小憩,已经成了不少人的习惯。

某个雨天的下午,我又去了“清茗阁”。雨水顺着玻璃窗往下淌,把外面的街景晕染成水墨画。老板娘在柜台后擦拭茶具,收音机里放着轻缓的曲子。这时门被推开,几个女生说笑着进来,头发上还沾着雨珠。她们熟练地点了桂花乌龙,然后在老位置坐下,继续讨论着课堂上的话题。

我忽然明白,为什么总爱来这儿喝茶。不只是因为茶好,更因为这份恰到好处的生活气息——既不会太寂寞,也不会太喧闹。就像这杯刚续上的茶,温度正好,滋味正好,时光也正好。

茶杯见底的时候,雨也停了。夕阳从云层后探出头,给整条后街镀上一层暖光。我起身结账,老板娘正在教一个新来的客人如何品鉴岩茶。“喝茶急不得,”她说,“得让茶汤在嘴里转个圈,才能尝出真味道。”这话听着像在说茶,又像是在说生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