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达喝茶快餐号,安达品茗简餐号
这两天路过城南,发现街角新开了家“安达喝茶快餐号”。这名字挺有意思,喝茶和快餐凑一块儿,让人忍不住想推门看看。
店里是原木色装修,左手边是传统茶台,紫砂壶列成一排;右手边却是明档厨房,能听见铁锅翻炒的滋滋声。穿亚麻衫的店员正在给客人演示凤凰单丛的冲泡,隔壁桌却飘来辣椒炒肉的锅气。这种混搭,倒让人一时不知该先点壶茶还是先要份套餐。
茶香与饭香的奇妙相遇
我点了份二十八块的商务套餐,配的是安溪铁观音。你猜怎么着?红烧肉汁浓油赤酱,抿一口茶,那阵兰花香刚好解了腻。邻座的大叔呷着普洱扒拉手机,突然抬头对店员说:“这茶...配我这份干炒牛河还真对路子。”
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人,正在柜台后边擦拭茶海。他看我好奇就聊开了:“现在人吃饭像打仗,但总得有个喘气的空当。我们这安达品茗简餐号,就是让大伙儿在快餐里喝出点慢滋味。”
厨房窗口飘出青椒肉丝的香气,混着茶台上正山小种的松烟香。这种搭配初觉突兀,细想却合理——就像现在的生活,再忙也要找个片刻安宁。
收银台前贴着手写菜单,龙井虾仁套餐卖得最好。茶叶入菜不稀奇,但用同一款茶既泡又烹,倒成了他们的特色。穿西装的小伙子匆匆进来,十分钟吃完套餐,却捧着那杯武夷岩茶发了会儿呆才离开。
城市里的临时歇脚处
第二次去是雨天,店里更显安静。屋檐滴答着雨水,茶壶嘴冒着白气,有个姑娘在角落里边喝茶边改方案。她突然笑出声,原来是把“市场调研”打成了“市场炖研”。
老板说最近多了我这样的常客,不单为吃饭,更像来找个缓冲带。外卖小哥会进来灌壶凉茶,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也爱来这谈事。十五分钟能解决一顿饭,但要是愿意,泡壶茶发半小时呆也没人催。
玻璃罐里装着各色茶叶,标签上手写着产地年份。菜单随季节调整,夏天添了菊花龙井配凉面,秋天准备上陈皮普洱搭煲仔饭。这种随节气流转的用心,让快餐也有了温度。
暮色初上时,晚霞给茶海镀了层金边。客人换了一批,喝茶的节奏却依然不紧不慢。城市总是催人快走,但在这里,至少能安心吃完这顿饭,喝完这杯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