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河私人工作室品茶,根河私人茶室休闲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04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开门,风铃轻轻响动,一股温暖的茶香就迎了上来。这家藏在根河老街转角的工作室,是朋友反复推荐的。外面是零下二十度的冰天雪地,屋里却暖得让人想立刻脱下厚重的外套。

老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姐,正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。“来得正好,刚醒了一泡老白茶。”她抬头笑了笑,手上的动作没停,“咱们这儿啊,没什么规矩,怎么舒服怎么来。”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我环顾四周,原木的茶架上摆着各式茶罐,墙上挂着根河湿地的摄影作品。最打动我的是靠窗的位置——能看见覆着白雪的樟子松,偶尔有觅食的麻雀落在窗台上。在这个根河私人工作室品茶,时间好像真的慢下来了。

“先闻香,再小口喝。”大姐递过来一只温热的品茗杯。茶汤是清澈的琥珀色,入口有淡淡的枣香和蜜甜。“这茶存了七年了,”她说,“好的老白茶就像老朋友,相处起来特别自在。”我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,从茶叶的产地聊到根河的四季。

窗外天色渐暗,工作室里的灯光调得很柔和。隔壁桌的客人正在体验手冲咖啡,咖啡豆的香气偶尔飘过来,和茶香交织在一起,却并不冲突。这种包容的氛围,大概就是私人工作室的魅力所在吧。

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
第二次来的时候,我发现书架上新添了不少本地作家签名的书。大姐说这些都是熟客带来的,“大家觉得这里舒服,就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出来”。

确实,在这个根河私人茶室休闲时光里,喝茶反而成了次要的事。我见过有人在这里安静地写生,也遇过几个年轻人讨论摄影展的布展方案。最热闹的一次是个周末的下午,七八个茶友自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茶会,每个人带来一泡自己珍藏的茶,互相品鉴交流。

“其实最初就是想找个地方存茶、喝茶,”大姐一边给新到的茶叶贴标签一边说,“没想到慢慢成了大家的小据点。”她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很深,但很好看。“有人管这儿叫‘根河的客厅’,我觉得挺贴切的。”

冬天的根河黑得早,才下午四点,天色就已经暗下来了。屋里的暖气开得足,玻璃上结了一层薄薄的水雾。我用手指在上面画了片茶叶的形状,看着它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慢慢消失。这个小小的根河私人工作室品茶空间,就像这扇起雾的窗户,在寒冷与温暖之间创造了一个缓冲地带。

茶凉了又续,话题转了又转。从大兴安岭的生态变化,到最近读的书,再到各自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却值得分享的小事。在这里,没有人急着要去哪里,也没有人不停地看手机。大家都沉浸在当下的氛围里,享受着难得的闲适。

离开的时候,大姐往我包里塞了一小包茶样。“下次来,试试我新到的单丛,”她说,“那香气啊,像把整个春天都装进杯子里了。”我推开门,重新走进根河的寒夜里,但身上还带着工作室里的暖意和茶香。这条路我走过很多次,但第一次觉得,它通向的不只是一个喝茶的地方,更像是城市生活里难得的精神栖息地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