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仁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,铜仁夜间小巷是否开放
铜仁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
晚上十点,肚子有点饿,忽然就想吃一口东门桥老巷子里那家店的烤豆腐。这个念头一来,就压不下去了。可转念一想,都这个点了,铜仁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?那些熟悉的巷口,是不是早已被寂静和黑暗笼罩,只剩下几盏昏昏欲睡的路灯了?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还是披上外套出了门。说实话,越往老城区走,心里越打鼓。主干道上虽然灯火通明,车流不息,但一拐进通往那些老巷子的路口,光线立刻就暗了下来,世界也好像瞬间安静了。
走到巷口,我停下了脚步。眼前的景象和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。巷子还在,路灯也亮着,只是光晕黄黄的,把青石板路面照得泛着幽幽的光。往里看去,深处似乎还有几家店的招牌亮着微光,像是夜的眼睛,一闪一闪的。这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,看来,夜归的人不止我一个,这条巷子也还没完全睡去。
往里走了几步,空气里飘来一阵熟悉的香味,是炭火混合着辣椒面和折耳根的焦香。我心里一喜,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。果然,那家烤豆腐的小摊还支棱着,老板娘正不紧不慢地翻动着铁架上的豆腐块,偶尔和旁边坐着喝酒的熟客搭两句话。这幅画面,一下子就让人感到了浓浓的烟火气,心里也暖了起来。
要了几块豆腐,站在路边等着。老板娘一边忙活一边说:“收摊还早嘞,总得等到十一二点,等那些上晚班的、打完牌的都来吃上一口,我们才算完成任务嘛。”她这话,算是给了我一个确切的答案。原来,铜仁夜间小巷是否开放,关键不在于那个冰冷的时间点,而在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他们的习惯和需求。
我端着热乎乎的烤豆腐,靠在旁边的墙上吃起来。这时才更仔细地观察起这条夜晚的巷子。它和白天的确大不相同。白天的巷子是热闹的、嘈杂的,充满各种叫卖声和来往的行人。而夜晚的它,则收敛了锋芒,变得温柔甚至有些慵懒。光线是朦胧的,声音是低沉的,连走路的速度都好像慢了下来。
不远处,一家小理发店的灯还亮着,老师傅可能在等着最后的客人;再往里的民居,窗户里透出电视屏幕闪烁的蓝光。这些零零散散的灯光和声响,共同编织成一张夜的安全网,让你觉得,走在这里并不孤单。看来,夜晚的小巷并没有关闭,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呼吸,在运作。
吃完最后一块豆腐,身上也暖和了。转身准备离开巷子,回头再看一眼,那点点灯火在深沉的夜色里,显得格外有力量。它不像商业街的霓虹那样张扬,却更能抚慰人心。这次夜访让我明白,很多像这样的铜仁夜间小巷,它们一直都在,只要你走进去,就能触摸到这座城市最真实、最放松的脉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