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定大学门口暗号变了,校门暗语已更换
最近路过康定大学正门时,我隐约觉得哪里不太对劲。往常这个时间点,校门口总有叁五成群的学生凑在一起嘀嘀咕咕,可这两天却格外安静。直到看见两个男生在银杏树下互相使眼色,一个用手比划着奇怪的姿势,另一个突然笑出声,我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流传多年的接头暗号,不知什么时候悄悄换了样。
记得去年这时候,要想混进学生社团的夜谈会,得对着守门人说句"雪山下的康定情歌"。要是接不上"跑马山上的云朵白",哪怕说破嘴皮子也进不去。现在倒好,前天亲眼见个新生憋红了脸对暗号,结果老社员摆摆手:"早改啦!现在要问'牦牛角弯不弯'。"
藏在暗号里的青春密语
学校东门小卖部的老板娘最有发言权。她边给我泡方便面边唠:"这些孩子哟,暗语换得比货架上的零食还快。上个月还是'酥油茶香不香',这周就变成'经幡往哪飘'了。"她说有回碰见几个学生在柜台前对暗号,明明说着普通话,听着却像谍战片接头。
其实细想就明白,康定大学门口暗号变了这事,藏着年轻人特有的机灵劲儿。就像女生宿舍楼下的猫群,总在换新的聚集点;图书馆叁楼的考研党,每周都会更换秘密座位表。这些流动的暗语仿佛是校园生活的脉搏,噗通噗通地跳动着。
我在体育场看台遇到个大叁的藏族小伙,他正教新生怎么用新的手势暗号。"以前晃转经筒的手势过时啦,"他双手比划着,"现在要这样——拇指压住中指,像捏着糌粑粉。"说完自己先笑了,露出两颗虎牙。
暗号变了,情怀没变
说来有趣,校门暗语已更换的消息总是不胫而走。既没人发通知,也没见公告栏贴告示,可不出叁天,连食堂打饭的阿姨都会用新暗号逗学生了。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,倒像是校园里独特的传承。
教师公寓的王教授对此见怪不怪。他扶了扶老花镜说:"我教书叁十年,见证了十几次暗号更迭。从最早的'格桑花开'到现在的'牦牛角弯',形式在变,但年轻人渴望归属感的心从来没变。"他书房里还收着1998届学生送的暗号手册,泛黄的纸页上画着各种手势图解。
黄昏时分,我又经过那棵银杏树。夕阳把学生的白衬衫染成暖橙色,他们正在试验最新版的暗号组合。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提议加入跺脚的动作,说是模仿踢踏舞步;旁边戴眼镜的男生赶紧摸出本子记录。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,忽然觉得康定大学门口暗号变了或许是假象,真正的暗号始终是青春本身——它永远新鲜,永远让人会心一笑。
教学楼的灯光渐次亮起,像撒了把星星在暮色里。不知道下个季节来临的时候,这些年轻人又会发明什么有趣的暗语。或许会对于折多河的水声,或许会关联新校区的建筑,但无论如何,那片屋檐下涌动着的温热生机,永远比任何暗号都来得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