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江畔五百元的邂逅情缘
江风带着水汽拂面而来,我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赤壁景区轮廓,忽然想起老陈那天喝醉后说的话:"五百块,在城里连顿像样的饭都不够,在这儿却能买一段记忆。"
老陈在江边开了十年小卖部。那是个只有五平米的铁皮屋子,卖香烟、矿泉水和快过期的方便面。去年秋天,有个从武汉来的姑娘在他屋檐下躲雨,花五块钱买了把印着"赤壁留念"的伞。雨下了整夜,老陈借给她塑料凳,两人就着一包花生米聊到天亮。姑娘说她是来散心的,公司裁员把她给裁了。老陈没说什么,只是又开了两瓶啤酒。
后来姑娘每周末都来,有时带点卤菜,有时带本书。老陈会在她来时提前烧好开水,等她到了就能泡茶。他们最常做的事就是并肩坐在江堤上,看货船慢吞吞地驶过江面。"你说,当年的火烧战船是不是就在这一带?"姑娘某次突然问。老陈眯着眼指向左前方:"导游说是在那边,但现在谁说得准呢。"他们之间最近的距离是偶尔碰到的手肘,最亲密的话是"给你留了茶叶蛋"。
那个装着五百块钱的信封
十一月末,姑娘要回武汉了。临走前她塞给老陈一个信封,里面是五百块钱。"这些日子喝了你不少茶,吃了不少花生米。"她笑着说。老陈推辞不过,收下后转身从货架上拿了包最贵的黄鹤楼香烟塞进她背包。客车开走时卷起一阵尘土,老陈站在铁皮屋前,手里攥着那个信封,站了很久。
我上个月再去老陈的小卖部,发现他把那五百块钱装裱起来挂在墙上,钞票四周还细心地贴了赤壁的风景明信片。"不打算花掉?"我问他。老陈擦拭着柜台玻璃:"这哪是钱啊,这是有人告诉我,我还值得被认真对待。"他说这话时,江面上正好有游船经过,游客们的笑声随风飘来。
如今经过老陈的小店的人,偶尔会对着那个装裱好的五百块钱多看两眼。有人猜是错版人民币,有人以为是第一笔收入。只有我知道,在这赤壁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轻得像江上的一片雾,却又重得让一个中年人愿意把它装裱起来,挂在满是油渍的墙上。
有时候我会想,这江畔五百元的邂逅情缘,到底值不值?老陈现在还是一个人守着店,但那之后他总会多准备一个塑料凳,烧水壶也从单人的换成了大的。他说不在乎能不能再见到那姑娘,"有些人出现,就是为了让你知道,生活还有其他可能。"
暮色渐浓,我准备离开时,老陈正给一个问路的游客指方向。指完路,他顺手送了对方一瓶水。"天热,路上喝。"他说。我看着他那被江风吹得发红的脸,突然明白了他挂在墙上的不是钱,而是一份证据——证明在这讲求效率的时代,仍然有人愿意为短暂的相遇保留永恒的位置。
客车驶离时,我回头望去。老陈的小卖部亮起昏黄的灯,在暮色中像一枚温柔的印记。江风依旧吹着,吹过千年古战场,也吹过这个只值五百块、却无价的赤壁附近500块钱的爱情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