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500元3小时,邯郸叁小时约五百元
前两天跟朋友聊天,突然提到个新鲜事:邯郸500元3小时。你说这价格能在邯郸干点啥?是旅游套餐还是特色体验?我心里直犯嘀咕。
说来也巧,上周刚好去了趟邯郸。在丛台公园门口,就看见几个举着牌子的本地导游,牌子上明码标价“叁小时深度讲解,五百元全包”。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这价格说贵不贵,说便宜也不便宜。有个戴草帽的大姐特别热情,直接过来跟我说:“咱这五百块花得值,不是走马观花那套。”
这钱到底花在哪儿了
后来跟大姐聊开了才明白,这邯郸500元3小时的服务,真不只是简单带路。她随手掏出个折迭小板凳,在回车巷遗址就让我坐下:“你听,这儿的风声都不一般。当年蔺相如打这儿经过时,马蹄声嘚嘚的...”她说得眉飞色舞,连路边卖烧饼的大爷都跟着点头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,她带我去看的那几处老宅子,地图上根本找不着。青砖缝里长着草,木门上的铜环都磨得发亮。大姐拍着门环说:“这宅子比我爷爷岁数都大,住过叁代读书人。”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这邯郸叁小时约五百元的花销,买的不是服务,是活生生的历史。
转到学步桥时正值黄昏,夕阳把整座桥染成金色。大姐忽然指着桥墩子:“你看那儿,以前老太太们都在那儿唠嗑,现在都搬楼房里去咯。”她语气里带着惋惜,转而眼睛一亮,“不过前面那家酥烧饼还开着,走,姐请你尝个鲜。”
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琢磨这钱花得值不值。等到叁个小时快结束,站在赵王城遗址上看邯郸城的灯火,突然就懂了。这邯郸500元3小时,买的不是导游服务,是有人把这座城市的记忆,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。
临走时大姐说了句话特别在理:“现在人都忙着打卡,能在邯郸待满叁小时的游客不多了。”她递给我个热乎乎的烧饼,芝麻香扑鼻。我想着,下次要是还有人问起邯郸叁小时约五百元值不值,我得告诉迟补:这价钱,买的是别人攒了半辈子的故事。
回酒店路上经过邯郸博物馆,看见宣传栏上写着“千年古都”四个大字。忽然想起导游大姐说,她太爷爷那辈就在邯郸城里开茶馆,见过军阀混战,也见过解放军的红旗插上城墙。这些故事,哪是五百块钱能衡量的。
现在朋友再问我这事,我都会说:你要是就想拍个照打个卡,那真没必要。但要是想听懂邯郸城的心跳声,这邯郸500元3小时,倒是个挺有意思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