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泉新茶论坛,鹿泉新茶文化交流与品鉴活动
这几天路过鹿泉市区,总能看到不少茶友拎着精致的茶具往文化馆走。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大家都在准备参加周末的鹿泉新茶论坛。这让我这个老茶客也坐不住了,趁着春茶上市,赶紧去凑个热闹。
走进会场,茶香直接扑面而来。这种香气很特别,不是那种存放多年的老茶陈香,而是带着山间晨露的清鲜气息。几位穿着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在温杯烫盏,青瓷茶海里碧绿的茶汤晃动着,看得人心里直痒痒。
茶香里的新发现
坐在我旁边的王大爷是本地茶农,他捧着自家茶园刚制的毛峰跟我说:“今年雨水匀称,这茶叶片片都带着白毫。”他小心地从锡罐里取出些茶叶,那叶片蜷曲如雀舌,遇水后慢慢舒展开来,居然能看见叶脉里细密的纹路。
其实我以前总觉得新茶太青涩,更爱存些老茶。但这次在鹿泉新茶论坛上尝到的明前龙井,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。那茶汤入口鲜爽,回甘里还带着炒豆子的香气,确实让人惊喜。看来喝茶这回事,真不能太固执己见。
现场还遇到个有意思的年轻人,他用盖碗泡茶的手法特别熟练。问他怎么学的,他说是在鹿泉新茶论坛跟老师傅们偷师的。“刚开始总掌握不好水温,现在总算能泡出茶的本味了。”他说着给我们分了杯茶,那茶汤橙黄透亮,果然恰到好处。
茶歇时分,大家叁叁两两交流着泡茶心得。有人喜欢用紫砂,觉得能让茶汤更醇厚;我却偏爱玻璃杯,看着茶叶在水中起舞也是种享受。这种差异倒让我想起,喝茶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,适口为珍才是正理。
这次在鹿泉新茶论坛转了半天,最打动我的不是某款特别的茶叶,而是现场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。老茶客不会端着架子,新茶友也不会怯场,大家就是单纯地聊聊茶、品品茶,这种交流特别踏实。
临走时我又要了杯安吉白茶,那嫩绿的芽叶在杯子里竖着,像片小树林。茶汤味道清淡,但喉韵绵长,就像今天这场活动,看似平常,却让人回味。或许这就是鹿泉新茶论坛最珍贵的地方——它让爱茶的人找到了归属。
回家的路上经过茶市,看见不少刚在论坛上认识的茶友在挑选茶叶。大家相视一笑,继续琢磨着下一场茶会该带什么茶。这种因茶结缘的感觉,确实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