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国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宁国大学城附近炮楼别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04:07 来源:原创内容

第一次听人说起“炮楼”这个称呼,我愣了好一会儿。那是个周末下午,我和同学在学校后街买奶茶,正好听见几个学长在聊天。“晚上去炮楼那边吃饭吗?”其中一个很随意地问道。我当时心里直嘀咕,这都什么年代了,怎么还有炮楼?

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大家说的“炮楼”,指的就是宁国大学城周边那几栋特别显眼的筒子楼。这些楼有些年纪了,大概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外墙的瓷砖已经有些斑驳。它们分布在大学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,因为楼层高、造型方正,从远处看确实有点像战争年代的那种炮楼。久而久之,这个外号就在学生之间传开了。

“炮楼”名字的由来

说实话,我第一次特意去观察这些楼,还是在大二那年。那天我骑车绕到学校东门,站在那座最有名的“东炮楼”底下仰头看。这栋楼少说有十五六层,整体呈灰白色,每层阳台排列得整整齐齐。最特别的是楼顶那个类似瞭望台的结构,让整栋楼看起来确实有种莫名的威严感。我旁边经过两个女生,听见其中一个笑着说:“你看咱们这‘炮楼’,是不是特别像游戏里的防御塔?”

住在“炮楼”里的,大多是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。这些楼虽然外观朴实,但胜在位置绝佳——步行到最近的大学只要十分钟,周边超市、小吃店、打印店一应俱全。很多学生选择在这里租房,就是图个方便。

“炮楼”里的烟火气

说到“炮楼”的生活,那可真是充满烟火气。记得有次我去找住在“西炮楼”的同学,刚进楼道就闻到各家的饭菜香。一楼有家开了十几年的麻辣烫,老板娘能记住每个常客的口味;叁楼住着个学长,他在阳台养了十几盆多肉,给整栋楼添了些生机。

这些“炮楼”最热闹的时候要数晚上九点以后。学生们结束晚自习,上班族也陆续回来,楼下的烧烤摊、水果店顿时人声鼎沸。我那个同学说,他最喜欢在深夜站在“炮楼”的窗前,看着远处大学城的零星灯火,那种感觉特别踏实。

不过,“炮楼”的生活也不全是诗意的。有次我去“北炮楼”送资料,正好赶上电梯维修。爬了十二层楼梯,累得气喘吁吁。楼道里有些昏暗,偶尔能听见某户传来电视剧的声音,或是学生练琴的旋律。这种混合着各种生活气息的感觉,反而让人觉得特别真实。

如今我也快毕业了,突然对“炮楼”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感情。这些看似普通的建筑,承载了多少届学生的青春记忆?它们就像大学城的守望者,静静地看着一批批学子来了又走。也许很多年后,当曾经的学子们回忆起大学时光,首先想起的不是某个教室,而是这些被戏称为“炮楼”的建筑,以及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。

最近听说,有两栋“炮楼”可能要拆迁改造了。这个消息在朋友圈里传开,很多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都表示惋惜。有个学姐发状态说:“再也找不到月租800还能步行到教室的地方了。”确实,这些“炮楼”或许简陋,但它们以独特的方式,成为了宁国大学城记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