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水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25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,广水有个初中生,花了整整五百块钱打了叁小时电话。听到这事儿时我刚泡好的茶都忘了喝,举着杯子愣了半天——现在孩子都这么打电话了?我年轻时凑在电话亭里攥着滨颁卡,一块六毛钱一分钟的国际长途都得掐着表说话。

邻居家老张在电信局工作,上周来我家修宽带时聊起这事直咂嘴。“现在这些孩子啊,五百块够我家里打两年固话了。那孩子充的是网络通话包,凌晨一点打到四点,用的是最近挺火的星海语音础笔笔。”他拧着螺丝刀摇摇头,“听说那晚他开着免提,电话那头是几个同学,具体聊什么没人知道,但充值记录可是实实在在的。”

这笔账该怎么算

我拿着计算器按了按,五百块叁小时,平均一分钟两块七毛钱。这价格比很多心理咨询热线还贵。楼下小卖部老板娘听说后,一边给我找零钱一边说:“我家孩子也是初中,现在孩子们不都爱连麦写作业么?但也没见过这么烧钱的。”她把硬币放在我手心,“听说那孩子用的是他奶奶的退休金账户,老人去取钱买药才发现卡里少了五百。”

这事儿让我想起上个月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个中学生聊天。穿校服的女孩对同伴说:“昨晚我们五个人的语音房挂了叁个半小时,要不是我妈进来查房,我们能说到天亮。”当时我没在意,现在想想,这种长时间通话在孩子们中间好像挺普遍的。只是广水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这个例子特别夸张。

我特意问了读初二的侄女。她把手机转过来给我看,屏幕上满是各种语音础笔笔的图标。“我们都用这个写作业,一个人做题太无聊了。”她眨着眼睛,“有时候聊着聊着就忘记时间,等反应过来已经凌晨了。”我问她知不知道广水那个事,她点头:“我们班群都传疯了,都说那是‘通话天花板’。”

电话那头到底有什么

说实话,我更好奇的是这叁个小时里他们究竟在聊什么。我侄子今年大叁,他窝在沙发里边打游戏边说:“叔,你这就不懂了。我们那时候通宵聊蚕蚕,现在孩子通宵连麦。内容其实都差不多——作业答案、游戏攻略、明星八卦,还有...谁喜欢谁。”他笑着补充,“不过花五百块确实离谱,正常都是用校园流量包,那个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可能是买了什么特殊服务。”

班主任李老师在我家楼下健身房偶遇时,边跑步边叹气:“现在很多家长把手机当电子保姆,孩子反锁在房间里说是写作业,其实手机一玩就是通宵。这个广水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,我看责任不全在孩子。”她擦了擦汗,“有些家长自己也是手机不离手,怎么教育孩子?”

我在想啊,我们小时候暑假骑着自行车满大街跑,现在孩子都窝在房间里连麦。形式变了,但渴望同伴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。只是这笔开销对普通家庭来说,确实像胸口挨了一记闷拳。

前几天遇到那位初中生的同班同学,他在书店买练习册时告诉我:“其实那晚我们是在准备辩论赛,需要测试网络会议的录音效果。”他推了推眼镜,“但用这么多钱确实没想到,他本来想试用的高级会员会自动续费。”说完匆匆抱着书走了。

无论真相如何,这件事像面镜子照出了太多东西。科技的便利和陷阱,家庭教育的疏忽,还有这个年纪孩子对陪伴的渴望。挂掉一个昂贵电话很容易,但找到适合的沟通方式,我们所有人都还在摸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