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南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陇南火车站后巷名称是什么
初到陇南站
第一次从陇南火车站出来,天色已经有些暗了。拖着行李箱走到站前广场,四周是崭新的建筑和宽阔的马路,一切都规规整整的。可我这人吧,总觉得车站旁边那些不为人知的小角落,才藏着一个地方最真实的生活气息。我忽然就冒出一个念头:陇南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呢?那条看似普通的后巷,是不是会有些不一样的风景?
没多想,我便绕过气派的候车大厅,朝着车站的侧后方走去。没几步路,景象果然就不同了。喧闹的人声和车流声仿佛被一堵墙隔开了,眼前出现了一条不宽不窄的巷子。说它是巷子吧,它又比想象中要规整些,路面是硬化的水泥地,两旁甚至还种了些绿化树。这儿没有站前那种略显匆忙的疏离感,多了一份安稳过日子的从容。
我站在巷口琢磨,这陇南火车站后巷名称是什么,怕是不太好找答案。它不像主干道有个响亮的路牌,很可能就在某个居民的户口本或者外卖小哥的手机地图上,有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称呼。正想着,一位大叔拎着菜篮子从身边走过,我赶紧上前打听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大叔挺健谈,听我问起,他笑着用带着当地口音的普通话说:“你说这后头啊,我们一般都叫‘站后巷’,也有人图省事,直接叫‘车站后面’。你要找正式名字,那可就得去问社区喽。”果然和我想的一样,这种地方往往有一个官方名称和一个活在大家嘴里的名字。对我来说,“站后巷”这个叫法,反而更亲切,更有味道。
走进巷子深处,生活的画卷就缓缓展开了。右边是一排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阳台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物,有些人家窗台上还摆着几盆绿植,长得郁郁葱葱。左边则是一些矮矮的铺面,一家五金店门口堆着些货物,老板正和邻居坐在小马凳上聊天;再往前,有个小超市,门口立着个冰柜,旁边还支了个小摊,卖着热乎乎的肉夹馍和凉皮。
空气中飘着饭菜的香气,不知是谁家正在准备晚饭。这种味道,混合着傍晚微凉的风,一下子就让人心里踏实下来。火车站代表着抵达与离开,是奔波的符号;而它身后的这条小巷,却是不动的、安稳的,承载着一日叁餐和寻常人家的一切。我忽然觉得,弄清楚陇南火车站后巷名称是什么,其实没那么要紧。真正重要的,是我此刻感受到的,这种与旅途中的喧嚣仅一墙之隔的宁静生活。
一位大姐从小超市里出来,手里提着酱油和一瓶醋。我猜她就住在旁边的楼上,每天穿过这条巷子去买菜、接送孩子,对这里的每一块地砖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。对她而言,这里不是旅人眼中充满好奇的角落,而是家的延伸,是生活本身。
我又在巷子里徘徊了一会儿,看着天色渐渐从湛蓝变成深蓝,居民楼的窗户里陆续亮起温暖的灯光。站前广场上,可能又有一批旅客即将启程或刚刚到达。而我所在的这个“站后巷”,却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安静角落,不争不抢,自有其节奏。我想,每个车站大概都有这样一条“后面”的巷子吧,它们没有名字,或者名字根本不重要,它们只是默默地,为那些归家的人,亮着一盏灯。
离开的时候,我没有回头。但那条巷子的模样,那种混合着油烟味和人情味的气息,却清晰地留在了记忆里。下次若有人再问我陇南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我大概会告诉他,去走走看吧,它的名字,就藏在那些亮着灯的窗户后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