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女学生喝茶群,曲阜女生品茶交流组
最近在老家的表妹给我发消息,说她们学校里悄悄流行起一个“曲阜女学生喝茶群”。乍一听这名字,我脑子里立刻冒出几个问号——这是干嘛的?一群小姑娘聚在一起喝奶茶?
表妹在电话那头笑了:“姐,你想哪儿去啦!我们喝的可是正经八百的中国茶。”她告诉我,这个群的诞生特别偶然。上学期有次期中考试后,班里几个压力大的女生凑在宿舍,有个从家里带了武夷山岩茶的姑娘给大家泡了一壶。没想到,就这么一壶茶,让她们聊了整整叁个小时。
从一杯茶开始的缘分
“其实刚开始就是图个新鲜,”表妹的语气变得柔软,“但喝着喝着,感觉真的不一样了。”她说,以前大家聚在一起不是刷手机就是聊八卦,可捧着茶杯的时候,莫名就会安静下来。最开始是聊茶的味道,后来慢慢聊到生活里那些细细碎碎的事——想家的晚上、和室友的小矛盾、对未来的迷茫。温热的茶汤好像有魔力,把平日里绷着的情绪都化开了。
这个群很快从最初的五六个人,发展到现在的叁十多人。她们给这个小小的团体取了个更正式的名字——“曲阜女生品茶交流组”。每个周末的下午,总会有几个人凑在一起,有时在安静的教室角落,有时在宿舍楼的公共区,铺开简单的茶席,轮流带来各自家乡的茶叶。
茶香里的青春故事
让我惊讶的是,这群“00后”姑娘对茶还挺有研究。表妹如数家珍地跟我说起她们的“茶事”:有个姑娘专门从家里带来了整套茶具;另一个的爸爸是做茶生意的,经常寄来各种稀奇的茶样;还有个姑娘甚至开始研究陆羽的《茶经》。
“你知道吗?”表妹的声音里带着发现新大陆的兴奋,“我们最近在试不同的水泡茶。矿泉水、纯净水、过滤水,泡出来的味道真的不一样!”听着她滔滔不绝地讲水温和冲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,我忽然觉得,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兴趣小组的范畴。
更让我触动的是她们在茶香中分享的故事。有个文静的女孩第一次主动开口,说起自己从偏远山区考到曲阜的经历;另一个姑娘谈到单亲家庭的成长,眼眶微红却始终带着笑。这些在课堂上不会讲、在朋友圈不会发的心里话,都在袅袅茶烟中缓缓流淌出来。
茶具很简单,就是普通的白瓷盖碗和几个小茶杯。但她们很讲究,每次泡茶前都会温具,投茶时会先闻干茶香,泡好后先观汤色,再小口品尝。表妹说,这个过程让她们学会了慢下来,也学会了更好地倾听彼此。
现在,“曲阜女学生喝茶群”已经成为她们大学生活中特别的一块自留地。在这里,没有学业的压力,没有竞争的焦虑,只有茶的清香和真诚的交谈。这群年轻的女孩子,用最传统的方式,在快节奏的现代校园里,为自己开辟了一片安静的天地。
表妹最后说,她们计划下学期开个公众号,记录下这个“曲阜女生品茶交流组”的故事。不为别的,就想让更多人知道,原来茶可以这样喝,原来年轻人的交流可以这样温暖。“也许,”她顿了顿,像是在思考,“我们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