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相约叁小时百人
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,梅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消息传得挺热闹。刚开始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,我还纳闷这是要做什么呢?难道是要组织什么大型活动?后来问了几个当地的朋友才知道,原来是一群学生在筹划一个读书分享会。
说实话,现在年轻人能静下心来读读书可真不容易。手机里的短视频一个接一个地刷,游戏里的任务一个接一个地做,能抽出叁个小时专心读书交流,这主意真不赖。我有个表弟在梅州读大学,他说参加这个活动的同学来自不同学校,大家都是自愿报名的。
为什么这么受欢迎
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这样简单的活动能吸引这么多人?我觉得啊,现在年轻人其实挺渴望这种面对面的交流。虽然网上什么信息都有,但那种大家一起围坐着讨论的氛围,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。有个参加活动的学生说,他们分成小组,每个小组读不同的书,然后在最后半小时互相分享收获。
想想也是,一个人读书可能读着读着就犯困,但一群人一起读,互相督促着,效率自然就上来了。而且听说他们选的书籍种类还挺丰富,有文学作品,也有科普读物,满足不同人的兴趣。这种邻近学子相约叁小时百人的模式,既不会占用太多时间,又能真正学到东西。
我表弟跟我说,那天他们组读的是一本对于心理学的书,讨论的时候特别热烈,原本计划二十分钟的分享,硬是聊了快四十分钟。要不是主持人提醒时间,估计还能继续聊下去。这种投入的状态,在平时的课堂上还真不多见。
不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也不容易,场地就是个问题。好在有学校支持,借用了体育馆,把空间布置得挺温馨。地上铺着垫子,大家或坐或卧,营造出一种很轻松的氛围。要说最让人感动的是,活动结束后,好多学生都主动留下来帮忙收拾场地。
现在这个梅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已经定期举办了,每次主题都不一样。有时候是读书会,有时候是手工制作,还有一次是请来了几位在当地工作的学长学姐,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。这种灵活的形式,让每次活动都充满新鲜感。
看着这些年轻人这么有想法,我不禁想起自己上大学那会儿。那时候我们也会组织类似的活动,不过规模小得多,顶多十来个人。现在能组织起百人规模,说明现在的学生确实更有组织能力,也更有分享精神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叁个小时能做成什么事?但事实证明,只要用心安排,这叁个小时完全可以很充实。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,让想法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。这种邻近学子相约叁小时百人的模式,说不定以后会在更多地方推广开来。
下次活动听说要讨论环保话题,我表弟已经迫不及待要报名了。他说上次认识的其他学校的几个朋友也会来,大家约好要提前做些准备。看着他们这么积极,我倒觉得,这样的活动比单纯在教室里上课有意思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