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丰女学生喝茶群,陆丰女生茶话会
最近我的微信里突然多了个叫“陆丰女学生喝茶群”的群聊,还是表妹拉我进去的。说实话,刚看到这名字我愣了半天——现在学生们都流行这个?
群里安静了大概两天,直到周末下午突然弹出消息:“明天下午叁点老地方?”后面跟了五六个“+1”。我这好奇心一下子就上来了,悄悄问表妹这是什么情况。她在电话里笑个不停:“姐你想多啦!就是我们几个同学每周找个地方写作业,顺便喝奶茶吃点心。”
第一次参加的意外发现
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,我跟着表妹去了那个所谓的“老地方”——一家藏在巷子里的潮汕茶楼。推开包厢门,好家伙,七八个女生围坐一桌,桌上铺满了作业本和试卷,旁边摆着各式茶具和特色茶点?。
“学姐来啦?”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抬头打招呼,“要试试我们刚泡的单丛茶吗?这家店的蜜兰香可正宗了。”
我原本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聚会,没想到她们真的在认真讨论功课。数学题卡壳了,马上有人拿出草稿纸讲解;背英语单词累了,就轮流用茶壶给每个人斟茶。那个认真劲儿,跟在图书馆自习没什么两样。
坐在我旁边的女生小陈悄悄说:“其实最开始就是我们几个陆丰老乡约着复习,后来人越来越多。在这里既能喝茶聊天,又能互相监督学习,比一个人闷在宿舍强多了。”
这不仅仅是喝茶那么简单
第叁次去参加这个陆丰女生茶话会时,我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。那天正好碰上期中考试周,有个女生因为专业课太难差点崩溃,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。
没想到下一秒,其他姑娘们立刻行动起来:有人递纸巾,有人往她杯子里添热茶,还有个女生从包里掏出妈妈寄来的绿豆饼:“尝尝这个,甜食能让人开心起来。”
最让我感动的是,她们并没有一味地安慰,而是等情绪平复后,开始帮那个女生分析学习难点,还分工整理了一份重点笔记。那个下午,包厢里时而安静得只能听见翻书声,时而爆发出解决问题的欢呼声。
我突然明白了,这个看似随意的喝茶群,其实成了这群女生在异乡求学的温暖据点。她们在这里分享家乡带来的小菜脯,交流哪个市场的海鲜最新鲜,用家乡话讨论着学业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
现在这个陆丰女学生喝茶群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人了。上周我去的时候,发现她们竟然自发组织起了“一对一”帮扶,高年级的带着低年级的预习功课,理科生帮文科生补习数学。茶凉了一壶又换一壶,作业写完一本又换一本。
临走时,表妹送我到门口,特别认真地说:“姐,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非要约在外面吗?在校园里总觉得压力很大,但在这里,喝着熟悉的家乡茶,和懂你的人在一起,再难的功课好像也能慢慢啃下来。”
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,也许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这样——不是苦大仇深地埋头苦读,而是在温暖轻松的氛围里,彼此扶持着向前走。就像她们泡的功夫茶,看似悠闲,实则韵味悠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