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尔果斯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,霍尔果斯百米近距离服务
霍尔果斯这个名字,最近可是越来越响了。好多朋友聊天时会突然冒出一句:“你说,那边现在到底怎么样?”
我有个跑运输的老同学,上周刚从那回来。我俩坐在路边摊吃烤串,他呷了口啤酒,眼睛亮了起来:“嘿,你是没见着,现在那边可真不一样了。”他放下杯子,掰着手指头给我数,“以前觉得远得很,现在有了‘霍尔果斯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’这种服务,办事效率高多了。”
改变正在发生
他跟我说了个具体事。有回他车上有个零件坏了,人生地不熟的,急得直跳脚。结果当地朋友帮他找了个师傅,人家骑着电动车就来了,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他停车的地方。“那师傅的工具箱里家伙什齐全,蹲在车旁边叮叮当当一阵忙活,不到半小时全搞定了。”
老同学摇摇头,表情挺感慨:“要搁以前,我得满大街找修车店,拖着坏车走多远不说,还耽误送货时间。现在这种‘霍尔果斯百米近距离服务’,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。”
听他这么说,我倒想起另一件事。去年我表姐去霍尔果斯做边贸小商品,刚开始也发愁,怕找不着靠谱的合作伙伴。结果没两天,她就在视频里乐呵呵地跟我说,当地有个商贸服务中心,走路五分钟就到,里面的工作人员对她这种小商户特别热情。
“人家不但给我讲清楚了报关流程,还主动帮我联系了几个当地的商户。”表姐在视频那头说得眉飞色舞,“本来以为要折腾好几天的事,一下午就搞定了。”
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。霍尔果斯这个地方,在很多人印象里可能还停留在“远”、“边境”这样的概念上。但实际上,那里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都在悄悄提升。
说到这里,我忽然想起前两天看的一个报道。有个在霍尔果斯开民宿的老板,他专门培训员工,只要是客人有需要,不管是想找当地特色小吃,还是需要租车服务,员工都得在最短时间内给出回应,最好能直接带着客人去,或者把服务引过来。
那位老板有句话说得实在:“咱们这地方虽然离大城市远,但服务质量不能打折。客人大老远来了,得让人家感觉到,在这里办事方便,生活也方便。”
这种想法挺对的。现在的霍尔果斯,已经不是过去那个遥远的边陲小城了。随着口岸贸易越来越活跃,来往的人多了,对便捷服务的需求自然也多了起来。
我琢磨着,这种“百米上门”的服务模式,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态度——主动靠近,快速响应。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日常生活,这种态度都能让人感到踏实。
就像我老同学说的,现在去霍尔果斯,不用担心遇到问题找不到人帮忙。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,就是尽可能在最短距离、最短时间内解决你的需求。
当然,任何地方的发展都需要时间。霍尔果斯的服务网络还在不断完善中,但已经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向上的劲头。有时候想想,一个地方的发展,不光要看建了多少高楼,铺了多少路,还得看生活在其中的人,能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便利。
从这一点来说,霍尔果斯正在走的路,或许能给很多地方提供一些启发。服务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,而是真正走到需要帮助的人身边,在一百米的距离内,伸出援手。
天色渐晚,老同学起身结账,临走前又回头说了句:“下次你去霍尔果斯,亲自感受感受就知道了。现在那边,真的不一样了。”
我点点头,心里还真有点想去看看。毕竟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