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化水磨工作室喝茶,从化水磨坊品茶时光
周末的早晨,朋友突然发来消息:"发现个有意思的地方,要不要去从化水磨工作室喝茶?"我盯着手机屏幕愣了一下,水磨工作室?这名字听着就带着几分古早味。
车子拐进从化的乡间小路,两旁是郁郁葱葱的荔枝林。转过几个弯,眼前出现一座改造过的老房子,青砖墙面上挂着木牌——"水磨坊"。朋友笑着指指牌子:"其实水磨工作室和这里是一家的,老板把相邻的两处老宅都租下来了。"
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
推开虚掩的木门,院子里传来潺潺水声。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,正蹲在石槽边冲洗茶具。"来得正好,刚到的凤凰单丛。"他抬头招呼我们,手上的动作却没停。石槽里的水顺着竹管流淌,原来这就是"水磨"的由来——利用山泉水驱动的小水车,至今还在缓缓转动。
我们选了院角的竹椅坐下,老板拎来一套素色陶壶。"现在很多人追求 fancy 的茶道,我倒觉得简单些好。"他边说边烫杯,动作行云流水。开水冲入壶中的瞬间,茶香扑面而来,带着蜜兰花的甜香。"这味道..."朋友眯起眼睛,"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的茶缸。"
老板笑着给我们斟茶:"是啊,好茶不需要太多花哨,就像我们这从化水磨工作室喝茶,要的就是这份自在。"
老物件里的新故事
趁着泡第二道的工夫,我们逛了逛隔壁的水磨坊。原来的碾米器械还保留着,但角落摆上了茶席。阳光从天井洒落,照在斑驳的水磨石上。"这些老物件啊,"老板抚摸着石磨的纹路,"我看着它们就想起小时候。现在改造成喝茶的地方,反倒让更多人愿意来坐坐了。"
回到茶席时,壶里的茶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。我们聊起现在年轻人对传统茶文化的重新发现。老板给我们续上茶:"其实不管时代怎么变,人与人面对面喝茶聊天的那种温暖,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。"
窗外传来鸟鸣,和着水车的声响。我忽然觉得,这样的从化水磨坊品茶时光,就像茶汤里慢慢舒展的茶叶,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。朋友轻声说:"以后要是心烦了,就来这儿坐坐。"
夕阳西下时我们才离开。车子驶出很远,似乎还能闻到那股茶香。老板站在门口挥手的身影渐渐变小,但那个午后茶香氤氲的画面,却深深印在了记忆里。或许这就是传统与现代最美好的相遇——在流淌的时光中,找到一处让心灵停泊的港湾。